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8月18日审议《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8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该方案。11月6日,深化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笔者认为,1720年伦敦薪酬法令对中国央企改革具有启示。
1720年的伦敦薪酬法令是怎样的?
伦敦法官1720年处罚高工资,不过对于低工资却没有法令,擅自离开工作的人,或雇主给以标准工资而不愿工作的人,都要受到处罚,但是却没有处罚突然解雇工人的老板。工作时间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中间1小时吃饭时间,纺织工人、缝纫工人说,他们在40岁时身体就垮掉,特别是视力将受到损害。当时有技术的裁缝,在雇主那里比如男仆、轿夫和其它佣人得宠,后者有时抱怨失业,那时,后者被纳入失业登记的范围了,但是,那时的小作坊、小厂的缝纫工人、纺织工人被解雇,并没有纳入失业登记范畴,只有人口纵多的如果达到千人的工厂的解雇,才纳入登记失业范围。
伦敦1720年薪酬法令有哪些启示呢?
1、1720年伦敦工人就知道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9点,会让身体在40岁垮掉,请问现在的央企改革是否需要注意到有些单位一周5天周一至周五早6点工作到晚上9点的状况出现呢?如果劳动时间过长,就要采取整改措施。国内一些代工厂就是因为劳动时间过长,导致工人经常出现跳楼自杀。工资低迫使工人通过延长加班来换取收入,但是劳动时间过长,会造成身体上的超负荷,当身体长期超负荷工作,人的脑海里就会没有希望,跳楼自杀是正常的。所以,央企在领导人薪酬里面必须要注意工人劳动时间的控制这一点。
2、1720年伦敦老板可以随意解雇工人,并没有犯法。那么,现在的央企领导人如果随意解雇工人,该怎么办呢?难道认为某个人令他不顺心就可以随意解雇吗?从公平角度来看,解雇需要有充分的依据、理由,而且一般来讲,在合同任期里面不得解雇,哪怕领导人愿意数倍赔钱,也不得粗鲁对待员工。对于随意解雇工人的央企领导人,应该给予处分。
3、1720年缝纫技术工人待遇竟然不如男女主人的轿夫、佣人、男仆,那么,现在的央企领导人身边的司机、女秘还不是照样得宠超过央企里面的专家、工程师吗?现在依然没有把专家、技术人员的待遇提高,那么,央企本次改革是否注意到这些呢?
央企薪酬改革有哪些特点?
1、把央企领导人一部分薪酬进行押金,如果将来核定工作目标如果全部完成,就全部给,如果完成一半就发一半,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就不发。这就是央企薪酬的中长期绩效改革。
2、由组织部任命的薪酬与职业经理人的薪酬进行分开,后者是市场化薪酬,即如果某央企底下子公司,如果招聘总经理,有可能年薪千万元,但是,这家央企领导人年薪有可能是100万元,这也很正常。
3、本次央企领导人薪酬改革,基本上体现出效率与公平兼顾,但是,把公平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与1720年伦敦限制高薪法令有相似性,但是,央企领导人还存在提高到中央或省、直辖市、自治区做官的仕途升迁的通道。这些是技术工人、专家所不具备的,所以,限制央企领导人薪水并非不可取,依然照顾到他们未来的升迁通道了。所以,限央企领导人薪是兼顾与非央企领导人的公平的一种举措。但是,1720年伦敦的限薪是对工人进行的,而非对官员限薪的。
另外,笔者想说说国企改革的分工,发改委负责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办法。如果某央企已经进行国企混合制改革了,但是,业绩依然不理想,而且该央企也按照发改委的意图去进行了,那么,发改委是否应该承担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办法失效的责任呢?既然央企领导人没有完成目标可以扣留薪酬一部分押金,那么发改委官员是否应该扣押一部分薪酬押金呢?
财政部负责资本经营预算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如果新的央企成立投资部,对于投资的失败如果是按照财政部的规划改革来进行的,请问,责任在谁呢?是否应该由财政部兜底责任呢?如果财政部的规划必须要承担责任,那么,财政部的规划又该如何规定才万无一失没有责任呢?如果财政部规划有责任,那么,扣押财政部官员的一部分年薪也是应该的。
国资委负责国企的功能定位与分类改革,笔者认为,负责功能定位比较容易,也比较没有风险。但是,国企分类改革却是有风险的,根据目前的一企一策,肯定是风险多多,不可能彻底改革成功,相反是换汤不换药,不出两年就会大量出现社会批评的声音,请问,国企两年就会大量出现问题,那么国资委官员的年薪是否被扣留一部分呢?升迁仕途是否被报废?
人社部主要负责央企薪酬改革,虽然进行组织部薪酬与职业经理人市场薪酬双轨制,但是,如果确定完成目标?目标的树立是否科学合理?比如,央企不务正业,实体不发展,却是大量投资期货、股票、债券、外汇、投资将来能够上市的企业、让旗下公司大量注入上市公司等套牢行为,名义上却是打着套保、对冲风险、可持续发展的旗号进行。请问,人社部的薪酬到底是与实体业绩挂钩还是与套利挂钩?如果两边都需要,请问如何分派比例?如果央企领导人按人社部的规划进行操作,结果却是助长了恶方向,请问人社部官员的薪酬是否要被扣留一部分?升迁仕途是否报废呢?
很明显,本次涉及到国企改革的有国资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保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等多个部门,如果哪个部门出台的规划发生纰漏,那么该部门的官员年薪是否被扣留一部分呢?仕途升迁是否报废呢?习近平主政不同于过去,是动真格的,豆腐渣政策是一追到底的,只要操盘的官员没有死,哪怕是退休,也要进行问责的。而过去的官员是换个岗位,把烂摊子甩给后任者,现在,习近平规定责任终身制,除非死了,否则人走责任继续确定是操盘者,那么过去的粗放型豆腐渣规划、工程就要面临吃红牌了。
综上所述,央企改革设计机构涉及到国资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保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等部委,如果是豆腐渣规划,将来就算调动岗位,只要没死哪怕是退休,一样要承担问责承担责任。很明显,部委官员的规划就像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一样,责任、问责背到死为止。所以,部委官员要注意了,可以邀请国内最有能力的专家进行问策,或许是减少将来自身麻烦的关键。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抛出第四驾马车进行一系列整合创新,吴东华用第四驾马车精髓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指导技术创新、渠道创新、销售创新、款式创新、包装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区创新、打造全国品牌国际品牌国际名牌,网络搜其《全球缺乏“离岸”经济创新认识》、《企业综合创新将赢全球10年》是创新最好研究,被指导企业业绩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经济研究范围、指导范围、指导企业收入新增速均超过顶尖经济院长,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写于2014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