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丰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生活,落实到拥有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真正的事业
,另一个就是情感生活。这里说的情感是广义的,不只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些具体的情感
形态,而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情感体验。智力是认识和思考能力,情感是感受能力。作为一
个人,你不但要运用你的思考能力去做事,还要运用你的感受能力去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
意义,那样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生活。
人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但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你的心灵状态决定
了你所看到的世界的面貌。一个心灵贫乏的人,他看到的世界也必定是贫乏的,如果他只关
心物质和利益,他在世界上也就只能看到物质和利益。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才可能发现
和欣赏世界的丰富的美。同样去巴黎,有的人只知道逛那些奢侈品商店,对于他们来说,这
个艺术之都展出的无数伟大艺术品等于不存在,卢浮宫、奥赛、罗丹博物馆等于不存在。所
以,心灵状态不同的人,实际上也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
丰富的心灵是自己身上的快乐源泉。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
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也不会太寂寞。本来每个人都可以有这个源泉的,可惜的是有些人从来
不去关照自己的心灵,任其荒芜,使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源泉枯竭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灵丰富呢?当然,可以有各种途径,比如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到
有文化积淀和特色的地方去游历,欣赏艺术作品,等等。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说两个比较
有普遍性的和比较容易采用的途径,一是阅读好书,二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们要积聚心
灵的财富,财富从哪里来?有两个重要的来源,一个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们主要
是以书籍的形式存在的,阅读就是把这些财富占为己有的过程。另一个就是你自己的经历,
应该通过某种方式把你的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你的内在的心灵财富,我觉得写日记是一个
很好的方式。我想重点说一下这后一个方面。
一个人最宝贵、最可靠的财富是什么?就是你的经历,以及你在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真正
说来,金钱是最不可靠的财富,无忠诚可言,它无名无姓,今天在你这里,明天会到别人那
里去,后天又可能回到你这里。物质的东西都是这样,可以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唯有你的
经历,你在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是仅仅属于你的,如果你珍惜,谁也夺不走,可是,如果
你自己不珍惜的话,丢了就到哪里都找不回来了。怎么珍惜?写日记是一个好办法。
我自己感觉我从写日记得到的好处太大了。一个养成了写日记习惯的人,他是用心在生活,
他会留心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经历,他不但在用肉体的眼睛看,他的灵魂的眼睛也是睁开着
的,因此他是生活得更加积极、更加投入的。相反,有的人可能就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什
么也没有留下,把有限生命中的每一个宝贵的日子随时都消费掉了。写日记的另一个好处是
让人生活得更加清醒、更加超脱。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肉体的自我,这个自我在社会上打
拼,有快乐也有痛苦,有顺利也有挫折,会遇到喜欢的人也会遇到讨厌的人。人还有另一个
自我,那是一个更高的自我,哲学把它叫做理性,宗教把它叫做灵魂,在写日记的时候,这
个更高的自我觉醒了,是它在审视和反思那个肉体自我的经历,在替它分析,在指导它。这
实际上就是在和自己的灵魂进行交谈,这样做的时候,你是站在你的外部经历之上,所有经
历包括那些看似负面的经历都成了你的认识材料,都可以转变为你的财富。我一直建议,凡
是会写字的人都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重要的不是留下文字,而是通过这个方式经常和自己
的灵魂交谈,把这变成一种日课。如果只是自己坐在那里想,不写下来,这个交谈就难以经
常化,难以坚持。
人在世上生活,常常要和他人交谈,但不能缺少两种最重要的交谈,一个是和活在书籍中的
伟大灵魂交谈,一个是和自己的灵魂交谈。换句话说,人不能缺少两个最重要的朋友,一个
是好书,一个是自己。朋友遍天下,但是没有这两个朋友,不爱读书,害怕独处,这种人活
得很热闹也很空虚。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读人文经典只是学者的事情,写作只是作家的事情,
这是天大的误会。在我看来,本真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都是非职业的,属于每一个重视心灵
生活的人,只要你想过精神生活,你就一定会觉得这两样都是缺不了的,你就不由自主地要
读好书,就不由自主地要拿起笔来写你的感受。这是没有专业之分的,不管你是理工科还是
文科,都应该是这样的,都一定是这样的。(全文完)
(摘自《周国平人文讲演录:幸福的哲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