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的暴跌之路似乎远没有到尽头。花旗银行在一份新的报告中预计,明年第三季度铁矿石价格最低会短暂跌破60美元,平均每吨60美元,低于前次预估的78美元。这是迄今为止金融机构对铁矿石价格走势最悲观的预估。
对此,中钢协专家表示,铁矿石价格明年并不会那么糟糕。70美元应是一个坎,如果过低,矿山的巨额投资回收就会遇到困难,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合理的利润,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铁矿石的价格就在80美元徘徊。
而笔者认为,铁矿石价格自2014年以来从每吨100美元大跌至目前的每吨75美元的12月发货价,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需求的弱势与去杠杆的趋势。一方面中国经济出现调整,特别是房地产业的衰退,对铁矿石价格影响深远;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矿山企业纷纷扩产,竞争压力巨大。总趋势是,供应增长和需求的弱化,2015年铁矿石仍将会逐步探底寻找支撑位。
不过,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中联钢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尽管受铁矿石价格暴跌的拖累,多数企业的盈利水平略有下降,但前十大上市矿业公司中,除创兴资源旗下神龙矿业出现亏损主动停产外,其余九大矿业公司仍在高盈利刺激下平稳运营,尤以在香港上市的恒实矿业最为突出,其毛利率不降反升,高达59%。
而国内沿海地区铁矿石市场均比较青睐于海外三大矿山巨头物美价廉的进口铁矿石,因为国产矿山都普遍位于中西部地区,运输不便,途中损耗严重,且成本较高,而海外铁矿石运输走的是海运,运输更简便、更快捷。所以沿海地区大量进口海外矿山的铁矿石将会给国有矿山生存构成较大压力。
再者,国有矿山企业僵而不死,去产能化成为泡影。国内矿山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钢厂附属矿山企业、国有独立矿山企业和民营独立矿山企业。对这些矿山企业来说盈利与否、盈利多少并不是第一位的,如果因亏损就关停,既没法跟当地政府、跟职工交代,又会造成就业、财税方面的问题,反而麻烦更大。
更要命的是,一些矿山企业也在考虑成本,因前期投入过大,如果贸然停产,这些投入就打水漂了,再就是这些矿山一般都有渠道,若停产后再恢复,可能原有的渠道再也没有了。安徽的一家大型矿山企业,现在每卖出一吨铁精粉亏200块,一个月能产3万吨,差不多就是月亏500万~600万,但还是在开着,不敢停。
最后,若矿价继续大跌,国产矿山逆势扩能。笔者并不否认,如果铁矿石价格继续下跌,会造成民营小矿山大量倒闭,这个量占到10%左右。但是对于一些国有大型矿山企业来说,他们应对矿价下跌的办法不是转型升级,而是谋求扩产,因为只有放大规模效应,才能拉低平均生产成本。攀钢矿业新增的白马铁矿二期项目,就是逆势扩产之举。
随着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下跌,很多矿山企业均认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笔者认为,铁矿石价格的下跌不是周期性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所以这个寒冬将会更加残酷。一方面国产铁矿石企业要受到进口矿石的倾销冲击,另一方面矿山企业受外力的影响都在苦苦支撑,甚至还不断扩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外需求再出现不断萎缩趋势,那么国有矿山企业的冬天才刚刚开始,不排除明年出现全行业亏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