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现国内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产品有价格定价权、话语权的行业(垄断行业、外资企业除外),清一色的恶性低价竞争、打价格战;凡是产品没有价格定价权、话语权的行业,帖牌生产,赚一点点微薄的、可怜的辛苦费度日如年——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原因,不在外因而在内因——即完全不懂“物美价廉”这句词语的本质艺术!还天天叫嚷着“物美价廉”,殊不知:即使讲物美价廉,也是“物美”在前,“价廉”在后呀,都本末倒置了,还能指望它能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是10多年的咨询经验凝聚成的宝贵的经验财富呀——所以,年轻人,以后在选择事业、行业、职业的时候,绝对要看对选准!因为,你一旦进到一个恶性竞争的行业,赚钱累、赚钱辛苦!事业还不持久!当然,也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哪怕加盟同为经营炸鸡汉堡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也比去搞内耗强呀!因为这两家从不打“价格战”,成就了一个世界第一、一个全球第二!在不存在“低价竞争”的土壤和环境下,你才能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去做好产品和服务!
2、【现实版的励志】从上帝到人类,都更愿意锦上添花,没人愿意雪中送炭。因为前者,让人觉得安全并且容易,而后者往往让人感觉变动中的不安。所以,无论是身处多冷的冰雪之中,都别指望有人送来温暖,要靠自己练就“梅花傲雪”的气质!熬到云开日出的时候,掌声和鲜花,蜂拥而来的速度,绝对超乎你的想象!【真实的世界,其实一直都这样】
3、上大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心理暗示——我毕竟是大学生,起码不能混的太差吧——这种心理暗示会伴随你此后的终生,鞭策你不停地去努力和进步!因此,走向社会以后,大学的经历,比学到的知识更加宝贵!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偏偏忽视这些宝贵的东西,而过份偏重于知识方面,误导了多少人的前途呀!
4、一味追求数量(包括产量、规模、速度等一切量值)、忽视品质,你的“生意量”只会越来越小,最终归零。追求品质、淡化数量, 慕名而来的顾客将会越来越多,“生意量”会自然而然增长!
5、把每一份事业当生意去做,永远也成就不了一番事业;把每一笔生意当事业去做,慕名而来的生意将会越来越多,事业终会水到渠成!
6、一流的人才,可以把三流项目做成二流或更好。但是,三流人才,只会把一流项目,做的还不如三流。 因此,别羡慕别人进入到了一流行业,再一流的行业,做的不好,照样是三流的人;也别抱怨自己进到三流行业,即便是三流的行业,做的好,照样是一流的风光无限!
7、为人出世千万要警惕“摩托车”型四不像的人:说它是机动车吧,红灯亮(道德底线)时,它照样敢闯,你稍不留神,就被撞的车毁人亡;说它是非机动车吧,它速度动力(能力)还不赖,神不知鬼不觉的从你背后冲过来,撞你个淬不及防——这样的人,是何等的可怕,何等的危险呀!你想避而远之吧,都躲之不及…………
8、同样一套房子,一二线城市,200-300万,大部分消费者都觉得太贵;三四线城市,30-40万,消费者依然觉得很贵!也就是说,同样的产品(或服务),销售渠道不同、市场定位不同、竞争对手不同,最终的价格相距甚远呀——因此,不要老以为消费者在乎价格,就可以一味的低价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离不开利润。低价竞争带不来利润(因为物价上涨谁也无法阻挡),利润依靠的是你的市场策略——所以说,思路决定出路!低价竞争注定是死路。
9、市场是扇门,而营销的钥匙就在自己手里。同样一杯水,消极的人认为“只剩半杯了”——于是便心浮心躁、廉价出卖自己的人格,惟恐一口水也喝不到!积极的人则认为:“还有半杯!”——于是便心平气和地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最后,客户也客气地的把这半杯水给斟满了。
10、质量质量,没有高质量的客户,哪来高质量的产品?没有高素质的客户,哪来高素质的服务?遗憾的是:很多人做了N多年的管理、做了N多年的营销、仍不见有什么起色,就是因为到死的时候可能都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抓来抓去,始终都是围着那么几个低端客户团团转,质量从何而来?苹果的成功告诉我们:质量好的产品(服务)是不怕没有市场的,即使价格贵,仍然卖的很热!
11、聪明的经营者,宁愿丢弃眼前的一两个垃圾订单、项目或客户,也不愿丢失整个市场!愚蠢的经营者,哪怕丢失整个市场,也要不择手段的拿下眼前的一两个垃圾订单、项目或客户。
12、新一届政府既在做实行政审批、市场壁垒的“减法”,也在做好市场空间、创业天地的“加法”。尽管如此,现实的境况是:相比国外,中国的市场竞争的环境还有待于公平规范;但面临的发展空间和创业机会绝对是最多的;这两者,你都得有一个思想准备。让13亿人的聪明智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充分涌流,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你也一样可以!
版权归原“管理慕课(MOOC)网”所有。分享、转载、摘录和引用,请注明出处或署名作者——谢谢你对知识产权保护所付出的行动!为尊重原创者的辛勤劳动,本文注明了原帖出处:http://www.new-mooc.com/newsContent.asp?id=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