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热吻昂山素季是想英雄救美?
——美国的价值观外交或成缅甸民主的救主
11月14日,奥巴马第二次走访缅甸推销他的美式民主,其对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的亲吻,引起了不少观察家的关注。奥巴马为何不顾自己民主党中期选举的失败而念念不忘缅甸的民主?是想通过英雄救美继续充当缅甸民主的救世主吗?
原来是他所中意的昂山素季在2015年缅甸大选的资格认定上遇到了大麻烦,需要他前去扫除障碍,站场支持。
在缅甸宪法中,有这样一项条款,专门用于禁止任何有外籍配偶或子女者参选总统。
对于这一排他性的宪法条款,缅甸全国民主联盟的领导人昂山素季认为,从民主的角度看,歧视一个特定公民是不公正、不公平的。奥巴马此行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敦促缅甸举行“自由、公正和包容”的选举,以支持缅甸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推动修宪的努力。
在仰光,奥巴马通过拥抱亲吻的动作表达了他对昂山素季赢得2015年缅甸大选的支持和信心。奥巴马赞扬昂山素季带领缅甸民主走上更好的前景。奥巴马强调缅甸的民主改革虽然面临困难,但改革是不可逆转的,美国会继续支持缅甸发展民主,并尽其所能提供协助。
现在,外界普遍预计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将在2015年年底的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然而缅甸军政府在宪法中对大选资格认定的排他性条款,却把昂山素季挡在了门外。
所以,在对奥巴马亲吻支持的感谢上,昂山素季说:缅甸成为一个符合人民意愿的完全民主国家,我们将能够说,在那些让我们能够走到这一步的朋友中,美国排在第一位。
当民主刚刚导入缅甸的当初,其民众就异乎寻常地表达了对奥巴马的救主情结。2012年11月19日,奥巴马以美国在位总统的身份对缅甸展开了历史性的访问。他的访问令仰光民众激动万分,从仰光机场到市中心,数千民众沿路列队欢迎奥巴马。为了表达欢迎,有些民众甚至挥舞写有“我们的世界英雄和传奇”等字样的海报。这种万人空巷的欢迎,表达了缅甸民众对民主道路、人权保障的渴望。
在2012年11月19日凤凰卫视以“奥巴马携手昂山素季为缅甸带来真正民主”的“正点新闻”报道中,一位28岁名叫吴梭的仰光店主称,他很想告诉奥巴马,让他督促缅甸政府勇敢地向民主道路前进,同时协助提升他们国家期望的全面的人权保障。
在对昂山素季为缅甸民主所作贡献的赞赏中,奥巴马动情地说道:在任何地方,只要是推动民主的价值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一样受到尊重。那么你的典范力量将会给我们带来决心和勇气,很明显你将是缅甸未来的一个非常典范的奥巴马:携手昂山素季为缅甸带来真正的民主。
在昂山素季携手的民主遇到缅甸宪法阻碍的时候,奥巴马时隔两年后再次挺身站队支持,这种历史的担当,这种逆境的支持,将可能把他缅甸民主的救主形象更加伟岸起来。当缅甸民众真正享受到民主、人权的时候,其最难忘的救世主也就非奥巴马莫属了。
如果奥巴马携手昂山素季给缅甸带来了真正的民主,这将给美国的价值观外交带来了又一个成功的案例。这个案例又可能被其称之为西方普世价值的胜利,并进一步增强其继续推动中东民主变革的信心。
透过缅甸的民主渴望,可以看出民主的普世价值越发穿越了它的已有疆界,而成为国别、民族、体制壁垒难以阻挡的历史性潮流了。
由此看来,自由、公正、包容性的民主,绝对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要素。这也许是一块民主的试金石,而检验着各国民主的成色。
2014年11月15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