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骚宗汉存大义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人文荟萃,辞赋冠盖中华,大家云集,影响深远,风流蕴藉。河南洛阳,夏商周三代所居,十三朝帝都,《二京赋》《三都赋》影响深远,数千年来文脉传承有序,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辞赋之都。辞赋大家谭杰先生,淡于名利,少有追逐,然观其辞赋之作,实力和内涵颇为不俗,《老君山赋》《南召赋》等许多作品先后被刻碑,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应,影响很大。中国辞赋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许结先生,对其给予高度评价:“洛阳谭先生杰,以诗赋扬声遐迩,为当世名家,与余相交久,素知其既得诗赋同心同情之奥妙,又识诗赋异体异辞之分际,故其自为,有诗家豪迈、激荡、奇崛之情冲涌于言词间,而赋家之体性、章法,亦因其笔下之山川景致、物态人情得以彰显。”
“然则赋之为体,亦诗亦文,诗见其心,文展其辞,故彦和云铺采摛文,茗柯论统乎心志。赋圣相如,或曰赋迹赋心,纂组锦绣,一经一纬,此可传之法;总揽人物,苞括宇宙,乃不传之心。惜乎蠹文之士,或追心于缥缈,流荡玄虚;或寻迹于章句,蒙讥雕虫。于是祝君泽倡祖骚宗汉,融情理于辞;刘融斋以诗为赋心,辨源流于学。诗赋融通,又何尝有不传之秘,难言之隐?《文心》赞曰:“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旨哉斯言,宁无悖乎!”中国辞赋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许结先生的精彩论段,道出了辞赋艺术的真谛,“祖骚宗汉,融情理于辞;以诗为赋心,辨源流于学。诗赋融通”是辞赋有别于诗歌卓立于世的根本,更是辞赋成为一种博大精深的综合高雅艺术的最重要因素。辞赋是一门综合艺术,成功的辞赋必然要植根传统,博采众长,熟识中国文明史,对历史文化具有很深刻的体悟,对屈宋骚体辞赋的托物言志畅达雅致体察深刻,对汉赋的大气磅薄宏大壮阔感受真切,然后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加以熔炼,化合古今中外,方可自出机杼,自成面目,创作出具有深刻影响的辞赋。谭杰先生早年受业于著名文学评论家叶鹏先生,治学严谨,学养深厚,他对中华文明有着很深刻的体察与感悟,他多年来从事过新诗小说散文古诗辞赋等各种文体的写作,而且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他对中国古文化更是情有独钟,诸子百家诗经楚辞汉魏诗赋,唐宋元明清民国的诗词歌赋,无不研习精熟,于文学以外,他擅长书法,兼通民乐,酷爱各类时尚文化,开阔的视野,他从中国传统艺术门类的交汇互通中,探究体悟到了许多文学创作和文化教育的基本规律,并时常的把这些个独特的体悟用之于自己的辞赋创作,可谓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在这些感悟的引导下,他的辞赋创作呈现出有机融合楚辞汉赋唐明律赋艺术特质同时又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多样的、综合的艺术手法和元素,或洋洋洒洒,或短小精悍,或博约简取,或肆态汪洋,各种艺术手法疏密有致、开合得度,引经据典化用自然各尽其妙,30余年的文化沉潜浸润,打造了驾驭笔墨的扎实功底和娴熟表达技巧,让他的辞赋更是显得既厚重大气情理彰显,又通达晓畅音韵铿锵。《关公赋》是一篇记述中国民间武圣人关公关羽历史传说及深远影响的史诗般的精妙大赋。它记述了关羽的忠勇威武,义薄云天,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刮骨疗毒谈笑自如等一系列忠义事迹及关公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大影响,关公被奉为武圣人的缘由。结构精妙,语言畅达,形象生动,感人至深,尤其是此篇辞赋气魄宏大,正气浩然,祖骚宗汉,大义凛然,情理昭彰,为当今几乎迷途失航行为失范的一些人年轻人指明了精神道路,对打破当今糖醋时代无英雄的迷局,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辞赋贵在感悟,贵在有我。《关公赋》很好的体现了这点,赋的开篇,即以淋漓的笔墨点出:“巍巍乎,威哉!伟岸焕英气兮,美髯鉴儒风。赤颜映肝胆兮,扬眉丹凤明。青龙偃月,刀劈魑魅惊天宇;赤兔金鞍,蹄踏敌阵荡杀声。忠心无二,德标万世堪良将;义胆执一,荣列三绝负盛名。位齐孔子,皇封谥号尊武圣;魂统华夏,灵通五洲傲苍穹!”勾画出关羽正气浩然,忠心无二,义胆执一,位齐孔子,皇封武圣;魂统华夏,灵通五洲的勇武形象的精神轮廓。
接下来,又用厚重甚至的笔触写出了关羽的“忠”“义”“仁”“勇”的精神与品格:“夫下邳失利,许昌屈容。提金伤怀,大宴咽声。显爵美女,不为情动。锦袍宝马,不为财蒙。悉获主处,护嫂启程。封金挂印,扬鞭驰骋。朝发夕至,聚首古城——此可谓忠也。汉室衰微,遍地哀鸿。桃园结义,翼展大鹏。一诺千金,跪地盟誓警四海;三拜九鼎,祭天英姿耀长空。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此可谓义也。言守礼仪,事循躬行。冲穆好道,《春秋》融通。祖仁父孝,一脉传承。而或赤壁鏖战,宿敌相逢。华容念旧,刀下留情——此可谓仁也。斩颜良,诛文丑,智败袁绍扬赤县;擒于禁,砍庞德,水淹七军毁曹营。虎牢关前战吕布,汜水城下斩华雄。单刀赴会溢豪气,千里单骑卷雄风。刮骨疗毒坦对酒,言笑自若目炯炯——此可谓勇也。”通过对关羽“下邳失利,许昌屈容。提金伤怀,大宴咽声。显爵美女,不为情动。锦袍宝马,不为财蒙。悉获主处,护嫂启程。封金挂印,扬鞭驰骋。朝发夕至,聚首古城。”一系列具体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容不能易节”的不为权势富贵名利财色所动,忠义两全的大丈夫行为的描绘,写出了关羽的忠心耿耿,写出了关羽的优秀精神品格;通过对关羽的“桃园结义,翼展大鹏。一诺千金,跪地盟誓警四海;三拜九鼎,祭天英姿耀长空。”的描绘,写出了关羽的高义,道出了关羽义薄云天的精神境界;通过对关羽的“言守礼仪,事循躬行。冲穆好道,《春秋》融通。祖仁父孝,一脉传承。而或赤壁鏖战,宿敌相逢。华容念旧,刀下留情”的描述,写出了关羽的仁慈爱人,写出了关羽的仁厚大度,更写出了关羽的精神风貌;通过对关羽的“斩颜良,诛文丑,智败袁绍扬赤县;擒于禁,砍庞德,水淹七军毁曹营。虎牢关前战吕布,汜水城下斩华雄。单刀赴会溢豪气,千里单骑卷雄风。刮骨疗毒坦对酒,言笑自若目炯炯”的英雄行为的描写,点明了关羽的大智大勇,说明了关羽的神勇威武,更写出了关羽成为武圣人的根本所在,对当今渴望建功立业的广大青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更是对当今众多甘于沉溺于自己的一己私利之中的年轻人的一种棒喝,一种警醒。在对关羽的忠心耿耿义薄云天仁厚大度神勇威武的精神进行全面的勾勒描绘之后,又进一步指出,“有此大忠大义,仁勇俱全者,非国士何以当焉?”,说明关羽是千秋万代的国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学习的好榜样,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引领者,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大气磅薄的精妙文思,寄予深情的辞采,博约简取的文字,精道简练的叙述,深得屈宋骚体文学的神韵,同时又有很深刻的汉赋的神韵,
而这些又都统驭在对关公忠心耿耿义薄云天仁厚大度神勇威武的精神行为的颂扬里,仔细品味,不能不让人体会到作者一番良苦用心背后的深厚学养。
接着又写道关羽影响的巨大:“南极岭表,北极塞垣。远吊英美,近祭日韩⑨。商贾谨奉,梨园盛典。和合兼容儒释道,尊贵悦服人神仙。是乃凡界无敌匹,仙界无比肩者也!”“儒家后学,礼尚仁义以跪拜;释门信众,心怀慈善而遥参;道教弟子,法遵自然以默祀;黎庶百工,世奉诚信而叩安。石狮经夜守,老松昼歌传。香火长缭绕,吊客几忘还。嘘兮!一殿一庙知民意,一钟一鼓亮风范,一赋一联凝崇拜,一匾一碑彰云天。其形也,如华表之伟严;其德也,似皓月之高悬;其魂也,凌太虚而永世;其灵也,附山河而长传!”说明关羽深得民心,影响广泛深远,是世界人民心中的英雄,是举世敬仰的豪杰,更表明了关公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同时,从具体情况出发对这一现状进行了独特的精神分析,“天地浩渺,物事纷繁,而民心似砣,无不可度也!朝野更替,信仰各殊,而忠义仁勇峨奉云端,万民竞崇也!吁兮!关公灵魂不散,精神长生。外庇四海之康泰,内佑九州之振兴。有旱而布雨,遇暑而引风。无言而降妖,应声而腾龙。浩浩然若齐天之神鉴:照英雄也堂堂,视君子也正正,映小人也戚戚,窥恶魔也汹汹。忠义为范昭日月,仁勇作典耀辰星!”关羽的之所以如此的受到历朝历代各界人士的尊崇,原因就在于“天地浩渺,物事纷繁,而民心似砣,无不可度也!朝野更替,信仰各殊,而忠义仁勇峨奉云端,万民竞崇也!”,正是关羽的大忠大义大仁大勇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们,正是关羽的大忠大义大仁大勇的高尚行为,感化了历朝历代的人们,因此,在世界各地形成了极为浓烈的关公文化,形成了五湖四海对关公的敬重。“关公灵魂不散,精神长生。外庇四海之康泰,内佑九州之振兴。有旱而布雨,遇暑而引风。无言而降妖,应声而腾龙。浩浩然若齐天之神鉴:照英雄也堂堂,视君子也正正,映小人也戚戚,窥恶魔也汹汹。忠义为范昭日月,仁勇作典耀辰星!”,在世界各地,在各个时期,“忠义为范昭日月,仁勇作典耀辰星”关公成了导引人类不断进步的航标,成了导引人类灵魂提升的明灯,关公不仅是人民心中的圣哲,更是人民灵魂的守护神。这些是作者的独特感悟,更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辞赋贵在感悟,贵在有我,正是由于有这些独特的感悟,这篇辞赋的祖骚宗汉的精神才显得更为充裕,更为真实,因为无论是《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还是以《二京赋》为代表的汉赋,彰显的都是一种“总揽人物,苞括宇宙,统乎心志”的精神,离开了独特的感悟,所有的铺陈都会毫无意义的。
最后,作者以一首七律作结:
跃马追风漫卷尘,横刀长啸震乾坤。
千秋大义惊三界,八域精忠誉一身。
帝冢皇陵虚吊客,关林羽庙弥香云。
星移斗转灵常在,日守平安四海春!
好一个“千秋大义惊三界,八域精忠誉一身。”,这不正是对关羽精神的一种颂扬和赞美,和对中国人民对民族英雄的伟大的赞叹吗?公道自在人心,公道千秋永存,人民会忘记皇帝,会忘记那些欺世盗名者,会忘记那些假公济私者,但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民族的兴旺,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星移斗转灵常在,日守平安四海春!”,关公值得永远敬重,对关公的敬重,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中国梦的憧憬,愿关公精神助力中国梦,愿关公精神引导更多的人,尽心尽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附
巍巍乎,威哉!伟岸焕英气兮,美髯鉴儒风。赤颜映肝胆兮,扬眉丹凤明②。青龙偃月,刀劈魑魅惊天宇;赤兔金鞍,蹄踏敌阵荡杀声。忠心无二,德标万世堪良将;义胆执一,荣列三绝负盛名③。位齐孔子,皇封谥号尊武圣④;魂统华夏,灵通五洲傲苍穹!
夫下邳失利,许昌屈容。提金伤怀,大宴咽声⑤。显爵美女,不为情动。锦袍宝马,不为财蒙。悉获主处,护嫂启程。封金挂印,扬鞭驰骋。朝发夕至,聚首古城——此可谓忠也。汉室衰微,遍地哀鸿。桃园结义⑥,翼展大鹏。一诺千金,跪地盟誓警四海;三拜九鼎,祭天英姿耀长空。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此可谓义也。言守礼仪,事循躬行。冲穆好道,《春秋》融通⑦。祖仁父孝,一脉传承。而或赤壁鏖战,宿敌相逢。华容念旧,刀下留情——此可谓仁也。斩颜良,诛文丑,智败袁绍扬赤县;擒于禁,砍庞德,水淹七军毁曹营。虎牢关前战吕布,汜水城下斩华雄。单刀赴会溢豪气,千里单骑卷雄风。刮骨疗毒坦对酒,言笑自若目炯炯⑧——此可谓勇也。有此大忠大义,仁勇俱全者,非国士何以当焉?
嗟乎!大丈夫拔山扛鼎、纵横疆场者众矣,而独封其武圣者何也?普天下帝王将相、道宗佛祖者众矣,而独冠其大帝者何也?五岳上下山誓海盟、同舟赴死者众矣,而独称其义绝者何也?亘古迄今济世英雄、大德先哲者众矣,而独享朝野供奉、遍立祀庙者何也?唏嘘!南极岭表,北极塞垣。远吊英美,近祭日韩⑨。商贾谨奉,梨园盛典。和合兼容儒释道,尊贵悦服人神仙。是乃凡界无敌匹,仙界无比肩者也!
至若高堂危坐,崇庙正冠。大殿观书,长亭赋闲。关平捧印,一心保驾何英武;周仓持刀,二目圆睁几威严。儒家后学,礼尚仁义以跪拜;释门信众,心怀慈善而遥参;道教弟子,法遵自然以默祀;黎庶百工,世奉诚信而叩安。石狮经夜守,老松昼歌传。香火长缭绕,吊客几忘还。嘘兮!一殿一庙知民意,一钟一鼓亮风范,一赋一联凝崇拜,一匾一碑彰云天。其形也,如华表之伟严;其德也,似皓月之高悬;其魂也,凌太虚而永世;其灵也,附山河而长传!
呜呼!天地浩渺,物事纷繁,而民心似砣,无不可度也!朝野更替,信仰各殊,而忠义仁勇峨奉云端,万民竞崇也!吁兮!关公灵魂不散,精神长生。外庇四海之康泰,内佑九州之振兴。有旱而布雨,遇暑而引风。无言而降妖,应声而腾龙。浩浩然若齐天之神鉴:照英雄也堂堂,视君子也正正,映小人也戚戚,窥恶魔也汹汹。忠义为范昭日月,仁勇作典耀辰星!
诗曰:
跃马追风漫卷尘,横刀长啸震乾坤。
千秋大义惊三界,八域精忠誉一身。
帝冢皇陵虚吊客,关林羽庙弥香云。
星移斗转灵常在,日守平安四海春!
注释:
①关羽(尊称关公),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与刘备聚众起兵,拜偏将军,授汉寿亭侯。因其忠义盖世,仁勇非凡,被帝王尊封为“武圣”、“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等。他勇冠三军,曾在汜水城下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他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收于禁,杀庞德……后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首级葬于洛阳(今关林),终年五十八岁。
②《三国演义》描述关羽外貌曰:“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③《三国演义》塑造的“三绝”形象——诸葛亮为“智绝”,曹操为“奸绝”,关羽为“义绝”。
④关羽被追封“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⑤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曹操东征,下邳之战俘获关羽及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为保皇嫂安全,关羽“土山三约”之后暂且归附曹操来到许昌。曹操赏识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授汉寿亭侯,上马提金,下马提银,礼遇甚厚,但是关羽却无留意。曹操曾派张辽向关羽打探消息,关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⑥关羽在涿郡(今河北涿州)结识了当地聚众起兵的刘备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在桃园结义。《三国演义》载其誓词云:“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关羽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从中平元年(184年)一直到被害,关羽始终忠心耿耿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⑦据清康熙年间解州出土的墓砖文字记载:关氏乃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关审,字问之,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关羽父亲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
⑧关羽在混战中不幸中箭,伤口愈合后,逢阴雨犹疼痛不止。华佗诊之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关羽请华佗为之医,“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
⑨祭祀关公的关林庙、关帝庙、关公祠……遍布世界各地,凡有华人地方大都有此祀庙。台湾有800多处,世界各地约有3000多处。早在明代,关庙已“把遍天下”,“其祠于京能也,鼓钟相闻,又岁有增焉,又月有增焉”。至清代,关庙之多,更有“天下关帝庙,买音一万余处”之说,“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