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民生 建言改革


呼唤民生    建言改革

   ●    陈 宏

一、改进作风精简领导活动新闻报道。近日发现,新华网地方频道今年就转发了数十篇南充市委书记、市长的视察、会议等领导活动新闻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地方领导活动报道应做减法,把更多版面留给基层群众。改进作风,应把精简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作为当务之急。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重要会议,以报道会议精神为主,不突出参加会议领导;对市领导参加的日常工作、下基层调研、检查指导工作、现场办公会等活动只作简短报道或只发标题新闻

二、依法治国应维护和保障民众权利。法治中国建设,包含着维护人民权益的深刻内涵。要用人民主体思维看待和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离开了维权就谈不上维稳,维权与维稳不可分割。一些地方的“不稳定”都是因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地方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引起的,但“维稳”工作通常都是由这些官员来做,这就难免陷入了“越维越乱”的怪圈。建议组建人民维稳的领导组织和第三方力量,切实维护和保障民众的权利。

三、“一把手”腐败公权力应受监督。一些地区、领域腐败案件高发的背后,“一把手”带头腐败往往是关键性因素。权力越集中,监督就越难发挥作用。从2000年到2014年3月底查处的367个厅局级以上腐败官员中,曾经担任“一把手”职务的有219名,占大约60%。截至2014年8月,今年18名高校领导“落马” 过半是“一把手”。据记者统计,在今年被查的18名校领导中,有11人担任学校“一把手”。在11名正职领导中,担任校长(或院长)的有6人,比担任学校党委书记的多1人。

四、国企反腐进入深水区应去行政化。十八大以来,国企反腐进入深水区。2013年,企业家犯罪案中,国有企业领导占比高达60%,甚至70%,造成大量国资流失。2000年至2014年的367个厅局级腐败官员中,有63名官员曾在国企任职,占总数的17%。贪腐比例明显高于国企官员占官员总数的比例。国企干部一方面享受行政级别,另一方面又享受市场化待遇,导致反腐难度更大。

五、快递市场管理须坚决破除“垄断”。2013年实施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邮政法》的“备案制”“演变”成了“前置审批”,即快递公司必须先经过邮政审批,才能到工商局注册登记。快递企业要经过邮政部门三级监管机构审核,这一过程往往消耗半年时间,漫长的审核手续导致不少资质齐全的快递网点仅仅想要变更加盟商,却成了非法运营。目前快递业监管机构与邮政业监管混合管理,从根本上阻碍了快递业发展。建议成立中国快递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中国快递业的主管机关

六、遏制财产不平等的迅速发展势头。财富不平等及其相关的经济不平等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它是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我国1%的家庭占据全国1/3以上财产,北京大学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七、必须大力整治科研经费腐败乱象。最近,科研经费腐败问题再次警报长鸣。2014年10月10日,科学技术部党组通报,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五所大学七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目前已有八人被查处。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约四成,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科研经费的发放,也渐成腐败高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