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1万亿元,有专家预测2016年将增加到6.5万亿元。于是中海集团、中海科技联手阿里巴巴成立“一海通”,国际航空货运只需1天,而海运需要10天,但是,航空运费却是海运的10倍。为了降低运费成本,阿里巴巴提早把海外货物运到国内保税区,这些货物总数已经提早报告给海关,然后通过消费者下单,进行单笔清关,只需缴纳行邮税。而一般贸易品需要缴纳关税和17%的增值税。阿里巴巴通过保税进来、行邮出口包裹,面临大量的税收损失。阿里巴巴国际电商有3大风险。
1、由于阿里巴巴根据消费者的大数据,发现消费者行为,根据过往的消费数量、消费品种、消费时间,就提早去购买大致的数量,以备消费者国际电商下单。但是,消费者的口味、审美会变的,消费者的过去消费数据是后台,而当下市场的变化是前台,如果市场变了,阿里巴巴根据大数据操作,就会演变成自己大量买断产品,由于没办法销售只好自己兜进了。
2、由于阿里巴巴根据大数据进行规划采购清单,由于采购后回运途中或运到保税区,突然发现某些产品遭到国内的审查。比如服装里面有化学成分,比如奶粉里面含有辐射,比如某食品食用油含有转基因,比如某些产品含有外来物种的侵略,等等,导致被拉闸限进。这种事本来是企业的事情,现在就会转变成阿里巴巴的事情了。
3、由于阿里巴巴国际电商走保税进、行邮税出,数额少,国家当做试点,一旦做大,就会大量税收的流失。而自贸区谈判关税就是双方叫板对方的筹码,亚太自贸区谈判成功还早呢,没有3年或以上是谈不成功的,能治2020年之前谈判成功实现就已经不错了。所以,阿里巴巴如果把大量外贸走国际电商,变成大量流失关税、增值税,而且流失大量谈判自贸区的筹码。笔者认为,8万亿元或许是一个临界点,因为国内税收大降,加上外贸税收大降,那么,就会威胁到国家财政的运转不流畅,估计就会叫停,或者适度征税。由于同样重量的产品,由于价值不同,征税是不同的,一旦这样征税,会出现同低价值产品之名内藏高档产品之实,一旦抽查发现一次,就会引发海关警觉,就会大量抽查、检查,就会影响国际电商的速度了。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国际电商有3大风险,1、被大数据忽悠导致大量吃进产品,2、被国际国内监管机构突击检查出各种指标超标、违规等意外风险,导致被迫大量吃进产品,3、由于中国经济增速一般,导致政府财政收入下降,而国际电商大量抢走关税、增值税,国家有可能将来突击征收国际电商包裹税收,而且导致国际电商的进出口时间因检查价值而拖延时间,结果就是时间长、费用高。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抛出第四驾马车进行一系列整合创新,吴东华用第四驾马车精髓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指导技术创新、渠道创新、销售创新、款式创新、包装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区创新、打造全国品牌国际品牌国际名牌,网络搜其《全球缺乏“离岸”经济创新认识》、《企业综合创新将赢全球10年》是创新最好研究,被指导企业业绩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经济研究范围、指导范围、指导企业收入新增速均超过顶尖经济院长,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写于201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