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非对称降息释放巨大利空
文/王杰
晚间,中国央行宣布非对称降息。央行终于憋不住了。
闭着眼睛咋一听,利好,睁开眼睛,利空。
之所以说是利空,理由如下:
其一、央行降息说明央行过去几个季度以来运用所谓的创新货币工具以及定向将准政策已经失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没有有效解决,现在只好直接使用价格工具了。
其二、在M2高到120万亿的宽松货币环境下,央行降息显然是被动的不能被动了,降息意味着中国进入了挽救经济的降息周期,同时还意味着既存经济政策已无法遏阻经济下滑。
其三、央行非对称降息意味着银行业面临割肉局面。在负债成本高居不下的困境下,银行业本身放贷意愿就不强烈,央行非对称降息将强化银行业对风险的厌恶。
其四、在新一轮人民币贬值趋势生成后,央行降息将推动人民币贬值动量,加大套利资本流出,降息非但不能降低市场融资成本,相反会助长市场利率上行。
中国经济的问题在于产能的全面过剩:在持续的刺激经济政策下,现在中国不仅制造业过剩,就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都充分过剩了,政府无纾困之策,发改委还在加码高铁和机场建设,显然易见,以增加产能拉动过剩产能的的循环还得走下去,降息除了为基建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自外,起不到其他方面的积极意义:私人部门的产品现在不仅面临存货滞销的问题,还面临美元升值大宗商品阶梯性杀跌带来的存货跌值困境,在存货跌值周期内,私人部门继续负债意味着自杀行为,而银行业也不会视而不见,把不痛的手指头伸进磨眼里找爽快。
央行降息显然只能是打了个响指,听着响亮好听,没有实际功效。王杰律师认为,私人部门需要的是存量资金的有效周转,而不是继续增加负债,变成杨白劳,被银行业逼着写卖身契。
中国经济解决不了私人部门存量资金有效周转问题,降息降准除了催发金融泡沫危机提前爆发外,起不到任何积极意义。
降息拯救楼市,这是很传说的故事。买得起楼的人,已经买了,投机投资的已被套牢,没有买的,仅仅降一点利息就激动得能买得起了吗。在内升外贬的货币环境下,降息有助楼市的说法只是幻想而已。
股市需要钱,降息有助于提振股市。但是,信贷入市,眼前利好,长期利空,后果是几个月后银行业的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