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1月21日宣布降息,本次是非对称下降,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至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6%。央行解释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代表货币政策的取向。笔者认为,这是剥银行业的皮。
笔者认为,央行降息将迫使银行下调过去贷款的利率,由于是贷款下调比存款下调多0.15个百分点,理论上就是银行损失这个缺口的利润了。我们按总贷款80万亿元计算,就是损失1200亿元,由于房地产贷款期限较长,而且地方政府过去贷款大多数是中期贷款,所以,我们以中位数计算过去的贷款额,按50万亿元连续5年计算,就是250万亿元总贷款,银行损失3750亿元利润,这是银行已经吃到肚子里的蛋糕。加上今年的1200亿元的损失,就是近5000亿元的损失。
这会增加银行业的资金困境,相当于增加银行业的坏账额度5000亿元。
问题是,这种非对称降息,并不能促进银行业的低息信贷,因为银行现在的资金成本很高。也不能促进更多的信贷,因为资金数量下降,一部分进入股市了,一部分分流了,所以,央企、国企想获得低息更多贷款,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明显,存款利率下跌,并没有改变存款成本,相反,贷款利率下跌,必须让过去的大头贷款降低利率,至于将来的贷款虽然由银行业自己说了算,但是,也不会因基准利率下跌而下跌,最多做做样子,进行少量营销,做给社会看看,真正的大多数贷款是不会下跌利率的。
现在有的银行已经让居民投资理财产品,6000元一周给300元利息,一个月就是1200元利息,这相当于月息20%年利息超过240%,是原基准贷款利率的40倍。请问这种融资只能短期投向股市,做一波行情,才能迅速捞回利润用于还贷,或者进行高息融资融券。由于居民这种理财产品最高1万元封顶,也就是说最多8个月,如此,机构就能通过高息融资成功参与炒作一只股票的进退了。比如快速拉高建仓,快速拔高,快速洗盘快速拉升,通过边拉升边出货,这就要用两三个月的时间了,再在高位搭平台通过横盘3个月,吸引大量买盘,再通过平台假拉升,进行最后的出货。所以,整个运作时间需要5至8个月,才能参与这一波股市的投资套利。
而随着股市的上升,银行存款出现大量搬家,存款越来越少,银行贷款资金也就越来越少了,凭什么国企获得的贷款越来越多?凭什么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更加轻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央行降低利率,并不能让国企低息贷款、小微企业容易贷款,实际上,银行业损失5000亿元口袋中的净利润。银行业在存款越来越少、吐出5000亿元利润的双层打击之下,加速贷款、低息贷款或许是央行的白日梦。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抛出第四驾马车进行一系列整合创新,吴东华用第四驾马车精髓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指导技术创新、渠道创新、销售创新、款式创新、包装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区创新、打造全国品牌国际品牌国际名牌,网络搜其《全球缺乏“离岸”经济创新认识》、《企业综合创新将赢全球10年》是创新最好研究,被指导企业业绩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经济研究范围、指导范围、指导企业收入新增速均超过顶尖经济院长,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写于2014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