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重视“技术控”记者的培养


当前各大传统媒体都在全方位开拓新媒体事业,网络技术型人才的越来越受到重视,技术型记者成为当前急需的人才。

虽然有市场,但国内高校对即懂网络技术又懂新闻传播规律的人才培养却未能跟上这一需求。据了解,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培养新媒体记者的课程早已经设置,但在培养新媒体技术型人才方面,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空白。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国外这方面的动态。
 
纽约大学2013年正式施行了一项面向所有新闻学本科生的计算机数字培养计划,其中包括5门计算机科学课程和1门新闻学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也跟上了潮流,开始提供新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据新闻学院称,双学位的好处之一是它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新闻应用的数据开发专家”。原有的新闻双学位只是包括商学、国际与公共事务、法学以及宗教学。
 
纽约大学新闻学教授杰伊·罗森(Jay Rosen)表示,这种新创的双学位制度是迎合市场需求的尝试。他说:“新闻从业者,尤其是纽约的新闻从业者一直不断给我们打电话、写邮件,询问我们是否可以推荐有编程能力的人去他们编辑部工作。所以,这种双学位制度是对此以及对如今的新闻业需要更多技术创造型人才这一现实的一种回应。”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教授茱莉亚·赫施伯格(Julia Hirschberg)在向《连线》杂志网站解释双学位的需求时称:“新闻机构的IT部门提供的软件,记者们并不使用,而记者需要的软件,却在计算机领域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致力于培育出对这两个领域都有所了解的新一代新闻记者。”学院网站称,这项新计划可以提供信息设计以及如何建立网站的实用技能。
 
《纽约每日新闻》 资深编辑斯图尔特·马奎斯 (Stuart Marques)表示,许多新记者比前辈们更具备技术知识和网络知识。新闻记者是进行全面报道和客观报道的人,他们天性好奇而多疑。只有拥有多种技能,才可以写出清晰、简明、精准的报道。
 
当被问及记者的定义在过去十多年间是否已经发生改变时,图尔特·马奎斯在电子邮件中回答:“定义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技术。”
 
事实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移动互联网化,很多记者已经自觉学习了各种网络技能,并且活跃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国内高校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这一趋势,并增强这方面的课程设置,自然会在新闻专业的学生就业上领潮流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