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日渐“臃肿”的网络视频贴片广告让我国4亿多网络视频用户抓狂。对网络贴片广告相关立法相对滞后和监管工作的“多龙治水”是导致目前网络视频广告市场混乱的原因。(11月23日新华网)
网络视频贴片广告时间不断增长,内容日渐低俗,让很多网友感觉很不爽。但是也仅仅是不爽,无法改变现状。毕竟,视频网站也要赚钱。如果没有这些广告的支撑,一些视频网站可能活不下去。正是这些广告的存在,才给了视频网站生存的空间,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视频内容,满足了网友多样的视听需求。这是贴片广告的积极意义。
贴片广告诚然有其积极作用,但是消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广告的时间越来越长,原来十几秒的广告现在竟然长达两分多钟;广告不仅仅在片头播放,还在片中插播;广告内容要么是推广游戏,要么是情色诱惑。“长而不当”已经成为贴片广告的重要特征,在考验用户耐性,降低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传播不良思想。
鉴于网络视频贴片广告的消极作用,对其进行“瘦身”,已经成为从政府到网民的共识。问题是如何“瘦身”?专家提出,要尽快完善法律,依法治理贴片广告乱象,同时成立专门机构,改变“多头治水”的局面。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治理效果恐怕不能高估。
立法也好,加强监管也罢,都是通过外部力量治理贴片广告。在市场内在的利益结构没有调整的条件下,这些外部力量还真的不能高估。毕竟,市场参与者拥有更多的市场信息,有能力通过行为的调整弱化外部监管力量。这可以从政府监管失效案例中找到证据。
达到预期的监管效果,还需要让市场参与者相互博弈,改变市场现有的利益结构,迫使视频网站探索新的盈利方式。遨游浏览器曾推出一个使用者可以自由快进贴片广告的新版本浏览器。这个新版本给了用户是否观看贴片广告的选择权,无异于动了视频网站的奶酪。引起了优酷、土豆等网站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工信部叫停。工信部的这种做法使市场错过了自我调整利益结构的机会。这当然不利于市场参与者探索新的盈利方式。如果工信部允许遨游新版浏览器的存在,视频网站迫于生存压力,必然会主动探索新的生存之道。市场在涅槃后重生。也许一切都会改变,长而不当的贴片广告可能已经减少甚至消失。
监管机构对市场的监管是为了让市场运行的内生动力更强,使市场更有活力,而非对市场竞争的压抑。监管者应该允许市场参与者大胆创新,鼓励其打破现有的利益结构,建立新的利益机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网络视频广告“瘦身”离不开市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