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近些日子里的焦点大事,金马奖当然算是一个重要话题,以其固有的倔强,再次证明了这是一次爆冷的颁奖盛会,很多奖项看上去更像是一次宣言,坚决地昭示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金马奖既不想被某种精英趣味所引导,也不想被某些因素引起的大众情绪而裹胁,中美安迪影视安迪樊先生这样赞叹道,既不是那种曲高和寡的做作心态,也没有迎和那些通俗的大块头电影,似乎更愿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此次金马奖的最大赢家,无疑当属娄烨导演的《推拿》,收获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6项大奖。这是一部在叙事方式上非常中国化的电影,看起来没有主角也找不到主线,情感状态也过于细腻,因此在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上并未得到多少赞誉。而有意思的是,刚刚获得柏林金熊奖、最佳演员的《白日焰火》却在金马奖上颗粒无收。这部看起来更接近于欧洲文艺的电影,它所描绘出的人与人的疏离以及存在主义的倦怠则是欧洲电影中很熟悉的色调。金马奖这次做出与柏林完全相异的选择,更多的是反应出捍卫东方文化阐释权的决心,饱含着一种为自己文化所张目的自觉性。
在这种强烈的文化价值观下,此次金马奖评选出来的奖项多少显得有点情绪化,一直在台湾呼声极高的某片却在最佳影片的竞争上却意外落马,让包括安迪樊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诧异。金马主席张艾嘉还特意感谢了本届的台湾籍评委,因为他们做了会让自己处以尴尬境地的决定,但他们用特立独行的选择,再一次向世人宣示金马奖只想以电影本身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相教于内地电影的大获全胜,台湾电影则显得相当寂寞,安迪樊最后说道,高冷的金马奖并没有因为出身而对于其有所偏袒。在这个内地电影越来越强势,整个电影中心都移往北京的时代,台湾电影的失落感自然在所难免,而台湾电影人似乎更有文化自尊心,于是这种失落之中也就带有了一种悲壮感。其实,还有这样一群奋斗的电影人,可以让你知道,理想主义还是切切实实存在着的,因为他们的存在,或许人们从内心深处更愿意相信未来将实现新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