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德鲁克
一、世界经济在变
过去的几年,世界经济波澜壮阔,变幻莫测。2008年经济危机,波及到世界各国,世界进入了经济危机的时代,造成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或是缓慢。世界经济进入了新的拐点,这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新常态”时代。
2010年著名科技博客网站列出了可能消失的十大品牌。该博客认真分析了每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营运数据,以及目前的品牌价值和发展前景做出了这一预测。一些榜上有名的公司正在缓慢的衰落,另一些则因为信贷危机遭受了重创,而大部分这类公司将被收购,余下的只能等着关门!不幸的是摩托罗拉和柯达被言中。
1、摩托罗拉---手机已成记忆
摩托罗拉于1928年成立,从发明第一款手机开始,摩托罗拉见证了迄今为止的整个手机发展史,作为无线通讯行业的领导者,曾让富士康、TCL(阿尔卡特移动电话)、华为等做代工。摩托罗拉2007年发布RAZR2手机(V8,V9,V9m)后达到历史最高点,也使得摩托罗拉失去了创新的原动力并逐步走向了衰落,摩托罗拉手机一味追求超薄,平台之乱等原因连续4年亏损。2013年谷歌收购摩托罗拉,2014年中国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
2、柯达---永恒的回忆
2012年,柯达正式宣布破产,并停止生产数码相机、便携式录像机、数码相框,宣告了“柯达”的终结。
其实柯达早在1976年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反应迟钝、转型缓慢;另一方面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
柯达就死在没有及时转型,失去了战略转型期的机会和时机。大企业转型阻力非常大,内部环境决定了柯达,不可能快速转型,那么也只有死路一条。只留下我们的彩色的回忆。
世界的企业家,都面临集体困惑的时代,“死亡“游戏不断上演,连华尔街的大佬们,每天谈论的也是下一个”死亡“的企业是谁?
这是一个“伤心“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狂欢“的时代。马云的阿里巴巴成功无不说明新商业时代的来临。
二、中国企业之殇
中国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府的强烈刺激,出台各种政策力争每年“保八“;世界经济的景气,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的贸易增长快速,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中国巨大人口的红利,便宜、廉价的劳动力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中国人口红利的结束,需求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产能过剩,使企业的利润日益稀薄,面对这种境况,我们国内的企业命运又如何呢?
1、乐凯胶卷 色彩已成记忆
2012年9月4日,随着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凯胶片)一纸公告,其彩色胶卷随“声”老去。乐凯悄然画上了句号,自己也定格在老照片中,成为一段不可挥去的历史。几十年时间里,乐凯与世界品牌柯达和富士并存,在中国市场鏖战多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可谓强大。
2000年9月,国际影像感光技术会议在加拿大召开。就是对数码技术对传统感光材料技术的影响,对其趋势、进程作出判断,即彩色胶卷还能走多远? 预测还有10年到15年的时间,这种全球性误判使整体行业陷落的根源。当时的彩色胶卷毛利润达50%,能为发展新数码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能为企业转型提供充足时间。
误判、转型缓慢导致了乐凯胶卷的陨落。
2、泊头火柴 温暖的回忆
泊头火柴,始建于1912年的百年老店。1992—1996年,大多数大中型火柴厂的接连倒闭,给泊头火柴厂腾出了市场空间,一跃成为亚洲火柴业产量之最。也成为中国大型企业。
随着打火机和电子打火器的普及,使火柴市场进一步萎缩,一直到2012年倒闭。
如果泊头火柴重新定义业务范围、重新发现客户新价值呢?进而转型,或许是另一番光景。
苹果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乔布斯并不认为他们只是做计算机,他们定位于玩具业和娱乐业。这种定位催生了苹果机的用户友好界面,以及第一台可以借助鼠标与实体互动的计算机。
内部环境的无法改变,让很多的大企业倒在“追梦”的路上。
3、2014年的企业噩耗
(1)山西省乃至国内最大民营钢铁民营企业,资产超过130亿元的山西海鑫钢铁资金链断裂。
(2)绍兴化纤巨头赐富集团资金链断裂 荣盛集团代管
(3)光耀地产资金链断裂 将成为下一个顺驰?
(4)腾中重工(曾收购悍马)老板跑路 资产被查封多位债主上门
(5)江西萍特钢铁董事长被指跑路
(6)上海超日太阳(上市公司)资金链断裂
(7)青岛君利豪集团有限公司老板跑路 资金链断裂欠贷至少12亿
(8)山东长星集团破产,欠款60亿
(9)债务高达24.5亿元的浙江信泰集团重整案通过重整计划
(10)温州一些企业出现破产倒闭,温州负债而逃的企业主已经达到了10多名。温州资金僵局引发新一轮倒闭潮 信用体系近乎崩溃
斯宾塞·约翰逊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产业更迭,见不到永远的领跑者,消失与崛起有其自身的规律。无论曾经站得多高,都有可能摔倒,一个品牌如此,一个产业同样如此,这一点柯达所代表的胶卷行业也许是最好的样板——记录历史的胶片,自己也变成了历史。
中国的经济进入常态化,与世界一样进入了更加复杂和扑朔迷离,没人能保证你“很好”存活下去,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大变革时代。
三、中国传统企业困局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由投资与要素驱动,向价值驱动转移,进入了新的转型期。那么对于贡献经济的中国企业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走到了战略转型的“十字路口”,正在处于成长的瓶颈期。如何突破瓶颈,是中小型企业现阶段最重要的时期。
中小企业面临以下的困境:
1、融资难
企业因为可以抵押的资产少,贷款难,只靠原有的资金滚动,发展很慢,很多企业错过了行业高速发展的机遇期,也只有把梦想藏在心里,积累力量,默默前行,虽然缺少“鲜花和掌声”。尤其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企业能生存下来,就是胜利。
2、人才难
很多类型企业,普遍弱小,因为企业远景的模糊、待遇不高等因素,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人才。就是吸引到较高素质人才,因为制度不规范、企业文化的落后,也很难留住那些高素质人才。
3、管理粗放
很多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有管理团队,没有决策团队,老板拍脑门决策,事后拍脑门后悔。
4、恶性竞争
中国大部分行业在初期,企业较少,或是掌握核心技术,企业大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模式的雷同,品牌竞争、品类竞争、价格竞争等使企业的环境恶化,遇到了成长的“天花板”。
5、消费结构的变化
传统企业对消费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快速变化,研究不深、跟进缓慢。消费结构的变化就是市场的机会,会使行业洗牌,诞生一些优秀的企业。原因是总是那些善于发现客户新的需求,进而满足客户新价值企业,超越那些行动缓慢的企业。
6、商业环境的变化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从PC到移动终端,让跟多的传统茫然。例如微信的发展,让很多企业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环境的变化,传统企业需要以产业链的格局思维,重新思考企业从产业链的高价值区转移的意义。
面对“不转型等死、转型可能找死”的现状,让很多企业老板苦不堪言,看不到希望又欲罢不能。看到身边的一个又一个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又担忧自己企业因为“联保”的而受牵连,夜不能寐。
《大败局》的吴晓波说,做企业最终是失败的。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我们遇到了困境。
四、发现商业模式
中国的广大企业面对经济新常态,想摆脱现有的困境,必须被迫转型,才有希望。
(1)相关产业转型
(2)不相关产业转型
到底如何转型,如果只是从战略、营销、技术、产品、组织层面的角度去调整,根本不可能摆脱困境,必须重新定义原来的商业,发现客户新的价值,寻找新经营的原点,重新架构商业模式。
中国企业开始了对商业模式的重视,重新审视企业的生存方式,回归商业的经营原点,找到企业的突围的“良方”。也只有商业模式是企业转型的最大利器,迎来企业未来的再次辉煌。商业模式才是推动中国企业发展的“良药”。
五、如何建立新商业模式
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在新竞争环境下,一方面打破行业的边界,重新思考自己企业行业本质,深挖行业的不足,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另一方面发现、满足客户的新价值,重新定义客户;再就是模式定位,满足客户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何更有效的满足客户的价值;剩下的就是价值的维护,让其价值传递与价值匹配。
零分贝营销策划团队根据实践经验和商业的运作规律,提炼了一套商业模式构建工具和方法,去指导企业自我诊断和企业梳理的商业模式。新商业模式构建6部曲具体包括:
(1) 审视原商业模式、发现行业本质;
(2) 价值定位:发现新价值 、价值设计
(3) 模式定位
(4) 价值维护
(5) 金融杠杆
(6) 融合互联网
它曾帮助很多“黑暗”无助的企业,找到前进的“灯塔”,并取得高增长的发展。我们坚信,商业模式才是推动中国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也唯有商业模式的转型,才能让我们身边“摇摇欲坠”企业重新点燃希望上路。
写本文的目的,就是献给我们可爱而不屈不挠的企业家们,希望你们找到驱动企业的新路径—新商业模式,早日实现自己的“商业帝国”。当我们的企业高速发展之时,也是中国高速发展之时,“企业强、则国强”。
《转载请注明:史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