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商人自私。尽责的政府为公
----公平与“贫富”
多元观与一元观是两种世界观。同出而异名,分析不同的角度。
和谐境界是“平行述事”。这就是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在逻辑学中,多元覌定义为宏覌。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交易价值理论。
一元观定义为微观。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价值理论。
政治与经济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事。
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宏覌与微观,也就是“劳动与交易”之间的关系。
老子主要研究宏观理论。
孔子主要研究微覌理论。
或者说,老子着眼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被西学定义为科学。孔子着眼各个“元素”的单一解释,被西学定义为哲学。
哲学与科学同出于人的认知,不同角度而已。
中西文化的原理是一致的,文字不同而已。
中西文化并不冲突。冲突的是文字的解释权。文字的官司辩论,只有解字说文的技艺,并无实证作用。
分清概念出于“视角”之后,谈公平与贫富就有条理了。
公平中无贫富。贫富中无公平。这是我们发现的世界。于是,论题的分类就很重要了。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老调新弹”定律:成功的大商人不懂宏覌经济。理由是,成功的商人自私。尽责的政府为公。
他说,“国家并不是公司。国民经济政策,即使是在一个小国,也需要考虑在商业生活中常常无关紧要的某些类型的反馈。例如,即使是最大的公司,也只会把一小部分的产品卖给自己的员工,然而即使是极小的国家,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也主要是卖给国内的。”
就是说,商家关心微覌和局部的经济利益,产生了贫富差别。政府关心全国的平均,产生了公平法治。一个要差距,一个要均衡。两者无法统一。
这就是阶级斗争论。它把政府与商业的矛盾立为互不相容的斗争。由共产主义代替商业资本主义从而解放人类。形成了穷人社会。
这是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中国定义为玄说。
秦始皇第一个“焚书坑儒”,剿灭的就是中国的原始共产主义。后来欧美也围剿不息。直至20世纪才开始用凱恩斯主义包容了马克思主义。
哈那克愤然反对。对共产主义的阶级设限发起了狂烈挞伐。
中国五四新文化用新民主主义战胜了“商业资本主义”。进入到穷人主政壮会。
1980年开放了双轨制。
所谓”双轨”,就是政府宏覌调控,商人自由市场经济。这就是保罗·克鲁格曼的美国模式。
克鲁格曼认为政府决策不应该听取大商人的建议。只听取央行的意见就行了。因为成功的大商人不懂宏覌经济。他们追求贫富差距去推动经济。而央行是负债运行,追求各阶级的公平。也就是说,政府只有依靠中产阶级的力量才能安定。贫富两极都反对政府的暴力。
公平之剑在中产阶级手中。
2014年十月美联储结束了加印美元的计划。日本央行第二天就宣布加印日元。日本股市应风而涨。
在日本,如果审慎的常规观念占了上风,抗击通缩的战斗就很容易失败。然而反常规的思路,能够压制住商界领袖的本能吗?请拭目以待。
据悉,汇率和印钱理论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商业领袖出奇地与政府和央行一致。被誉为商业奇才。他们将不到2亿人口的日本,造成了1.5亿的稳定中产。
余剩的穷人中,由于禁止妇女工作,女性占了底层的大部分。如果,能开放女权,日本人民将无穷人。日本模式值得学习。
日本社会证明,贫富差距是可以消灭的。它的经验是,必须不让成功的大商人参政。将他们专心企业。也不让穷人主政去刼富济贫。政府永远为中产阶级服务。
日本成功地治理了日本。
美国成功地治理了欧美。
中国模式不再是劫富模式,而是“中产危机”模式。因为中产仍然受压。
怎样才能不让中产受压?反对贫富差距时,为中产服务。
安倍晋三经济学告诉了中国“三箭法”。其中,货币杠杆是主要工具。
在以美元定价的金融市场中,一,必须与美国结盟。奥巴马说是“搭便车”。中国叫依法治国。二,自由汇率,让中产能分取汇率红利。三,人民币逆美元浮动。不能固定汇率。四,印钱刺激经济。五,言论自由,学术特自由。日本可以信仰所有主义,包括共产主义。
最后一点,走马灯换政府班子。让金融寡头无法与政治寡头形成垄断。克鲁格曼将此程序叫“用政治拯救经济”。
我认为中国在实践中用双轨制做得很好了。只不过,文字讲不清白,成了文化土豪。尤其对特色社会主义的解释,简直不能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