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孝道可谓是极重要的DNA分子,子曾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孝道文化,仍需要分清“精华”与“糟粕”。“纯孝”,孝之正也;“愚孝”,孝之误也,中美安迪影视安迪樊先生这样言说道,留纯去愚,留本质,去形式,才是新时期践行孝道的核心所在。
孝道作为中国百善之首,始终在伦理文化中占据着高位。践行孝道,使“孝”文化得以枝繁叶茂,自然先要辨别“良”与“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如此“尽愚”的要求无须一板一眼地严格遵守,而“爱敬尽于事亲”的孝道则需要发扬光大。安迪樊指出,“孝”的“良”体现在日常的尊重孝敬,“孝”的“莠”在于墨守非人性之内容,需要慧眼明辨秋毫。
践行孝道文化,其内涵也需要与时俱进,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孝行更好地得到实践、传扬。安迪樊表示,“尽孝”贵在初心,时刻牢记对父母的嘘寒问暖,以往视距离论孝道的看法,过于狭隘。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带来人们的时空隔阂已成为一种新常态,通过设备仪器来沟通情感、汇报情况、传情达意早已成了孝行的新形态。
在新的历史时期,“孝”文化内涵的扩容势在必行。敬爱有加、侍奉有礼、物质精神双照料,即使不在身边,依然可以照亮、温暖父母,这应是孝道在当下的特有内涵。有了“良莠”的辨别,择善而从便有了方向,才会遍地开花,结出“硕果”;有了内涵的扩容,孝道文化的发展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