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胡萝卜丁人生法则”
切胡萝卜丁看似简单(姑且不说速度),但要切得方方正正,大小一致,还真不太容易。首先,得有一定的程序,先要切成片,再要切成丝,最后切成丁。颠倒不得,马虎不得。虽是严格按程序,但我切的胡萝卜丁配制的热干面,是绝不敢拿出来待客的。好在刀功只涉及视觉,不影响口感、更不影响营养。即使切得再不合规格,再不整齐划一,一推进自家人的“牙门”,一是没有能逃出的,二也没见谁因长相“难看”而少贡献胡萝卜素的。故也就放松了对自己“高级厨师刀功”的追求,甚至认为,那是忽视实效的表面文章。
比如切胡萝卜片,有一两片切得太厚,厚了就厚了呗,也不能把它扔了不是。我得在切“丝”的时候过点细,就算在切丝的过程中,有那么几刀不尽人意,也无须捶胸顿足太悲观。我得在切“丁”的环节注点意,就算所有环节过后,仍然有几块漏网的体积过大,也不要因此而剁掉手指吧,补他几刀不就完事了。
由此,让人联想到了读书、做人,其实都不过是个切胡萝卜的过程。比如孩子们读书,上学期有两门课没吃透,考分不理想,也不要为此整宿整宿的睡不着,下学期努点力就是了。初中松懈了,高中加把劲,一样能考个理想的大学。就算整个学龄期荒废了,因故没能读上大学,那就带着遗憾出发,去追求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好多没读大学的不都书写了美好的人生吗?
再比如做人,有很多人一生目标不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没走好,下一步及时更正。一辈子虽没能大红大紫,但也舒坦、踏实、幸福。有人则不甘平庸,总想走人生的捷径,或靠心机取得成功,或靠手段获得财富,长期在忧心忡忡中过日子,其结果大多是要跌跤的。
还有人老想和别人比,别人有一百万,我得有一千万,别人有千万,我得争取上亿。其实量力而行也是种选择,甚至是种人生智慧。老想一夜暴富,一夜更富,迟早要掉入陷阱。如有人买彩票中了一千万,买了房、车后,还想中个更大的,结果卖了房、车,再编谎话借钱疯狂买彩票,欠了200多万不说,还因信用卡透支40多万被银行追逃而入狱。如果当初他没中1000万,恐怕后半生要幸福得多。还有的受不了挫折,别人的财富增长了,他的却暴跌了,跌了就跌了吧,其实真不用去想跳楼。因为你跳下去也于事无补,吸取教训,把握好下一个环节,钱可能还是你的。就算这钱一时半会回不来,你不是还有如切胡萝卜丁的“补刀”法吗?
有人可能会说,我的这种“萝卜丁人生法则”不够积极,不符合现代化工厂管理“不允许半点瑕疵流入下一道工序”的严格要求,我觉得这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两个方面,那个属于“管理法则”,且只是种追求。和“人生法则”不一样。按“管理法则”,士兵都要去当将军,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都当将军也不符合军队的“官态平衡”。而且,工厂的“瑕疵”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如果我们都要将胡萝卜丁切得能进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了再吃,恐怕我们社会的“胡萝卜素缺乏症”就远不是现在的比例了。
所以,从我们的身体健康、人生健康的角度看,这“胡萝卜丁人生法则”,恐怕有那么点参考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