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视点:煤价继续上涨,下游需求依旧乏力
10月份PMI为50.8%,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下最近5个月新低。PMI指数出现小幅回落,表明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格局仍未改变,当前经济增长 下行压力犹在。三季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其效果在市场方面已开始显现,虽然尚未表现在PMI指数变动中,但支持经济增长趋稳的作用预计会日益明 显。第四季度整体经济将趋于平稳,也是当前的主流判断。
经济的平稳向好带动煤炭行业形势好转,大型煤企接连上调煤炭价格。11月初,神华、中煤、同煤再度联手上调煤价15元/吨,除了受政府调控因素影响外, 上调煤价也是为12月份的煤电谈判增加砝码。受11月神华等大型煤企上调煤价影响,本周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再度上涨。11月5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 指数报收于506元/吨,比前一报告期上调9元/吨,环比上涨1.81%,同比下降7%。与煤炭现货价格不断攀升相反的是,动力煤期货价格震荡回落,且跌 幅有扩大之势。期货价格的下跌更真实地反映了下游需求颓势的现状。
截至11月6日,六大电厂库存总量为1416.6万吨,日耗55.4万吨,可用天数降至25.6天。其中,浙电255万吨,日耗11.4万吨,可用 22.4天;上电34.7万吨,日耗1.3万吨,可用26.7天;粤电331.9万吨,日耗9.2万吨,可用36.1天;国电315.4万吨,日耗11万 吨,可用28.8天;大唐97.6万吨,日耗5.8万吨,可用16.8天;华能382万吨,日耗16.7万吨,可用22.9天。下游电厂库存量偏高,可用 天数徘徊在25天左右。在高库低需的情况下,电厂采购积极性较差,若后期煤企一意孤行继续调高煤价,只会减少客户的采购量,下游电厂不履行合同的机率也会 增加。11月中下旬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冬季供暖,用煤需求会有所好转,希望能够缓解煤价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微信,获得更多煤炭等大宗商品方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