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上海国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国资单位,问题是,这些国企领导如何提升业绩促升迁。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2月6日公告通过借壳上海棱光实业上市,笔者认为将来央行货币进入新常态,不会宽松,资金成本上升,股市虽然遭遇昨日12月9日暴跌190点,但是不改上升趋势,那么就会对银行抽资,也会对房地产抽资。很明显,建筑设计有关房地产方面的设计面临发展瓶颈,笔者建议转型装饰性设计、文化设计、雕塑设计,把一些旧工厂废墟通过在附近添加设计,展现出体验式的旅游点,这是循环经济,也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更大价值,通过装扮设计,如果与周边房地产配套、协调,将是新的设计发展模式,跳出过去单纯的房地产建筑设计的狭小空间。
2、自仪股份12月6日注入临港集团资管全资持有的临港投资100%的股权及临港投资下属部分园区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资产预估值28.5亿元,临港资管成为自仪股份的控股股东,主营业务将变成园区开发和经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易出成绩的行业,中国产业区太多,同质化严重,如果还是高招商旧模式,难以出成绩。考虑到当前工业利润下跌,全国工业增加值个位数增长,以及全球经济滑坡,笔者建议开发特色的穿戴旅行等园区,以特色化、酷、潮、文化气氛很浓、价格平民化、限量版、周周推出新款潮服,包含搞怪,但是不是纯德国柏林搞怪,关键在于迎合消费者的猎奇、新鲜、符合国际潮流,最好做到引领国际潮流。如果能够做到这种境界,那么,业绩考核就成功了,扣押薪水、股权激励也拿下了,升迁也就是板上钉钉了。
3、锦江国际侧重于国际收购走出去,笔者认为这是粗线条发展,如何让每一个单店业绩爆棚才是提升业绩尤其是利润率而非利润额的关键。笔者建议通过服务创新、跨界整合、文化特色、流通特色等文章做深做透,另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更多的商机。笔者认为锦江国际国际化重点是业绩,其次是国际收购,否则,吃了一肚子国际酒店宾馆不消化,将会拉肚子的,会拖垮集团的,那么拖垮的将是集团领导人扣押薪水、股权激励、升迁变成一场空。
综上所述,现在国企领导对项目负有终身责任,业绩是中央国资委主任要求的考核项目,稳增长还是需要业绩的,只有业绩才是促进转型的动力。很难想象一家企业盲目扩展利润从正增长转变成负增长能够促进转型的。以上挑了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自仪股份、锦江国际3家国企作为分析例子,以供上海别的国企领导人参考,以示获得业绩提升方面的启发。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专家,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提出综合创新超越技术创新,抛出第四驾马车,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网络搜其《全球缺乏“离岸”经济创新认识》、《企业综合创新将赢全球10年》、《谁在忽悠中国企业创新》、《世界100强企业为何大量衰退》、《李克强创新乘法还需整合和综合创新》、《企业创新需接14个地气》是创新最好研究,被指导企业业绩能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写于201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