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旧“县衙”出“亿元书记”并不奇怪
记者从河北省法院系统获悉,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委原书记边飞(副厅级)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滥用职权一案,日前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案件将择期宣判。(12月12日《新华网》)
河北官场近期受关注度那是相当的高,不是因为原“晋官”——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滨成为河北被打的第一支“老虎”,而是因为两名“亿元贪官”进入民众的视线。除了边飞,另一人为在其家中搜出现金1.2亿元,黄金37公斤,房产手续68套的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科级干部)。
而提到大名县,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在历史上曾赫赫有名的“大名府”。只是可惜,这样一个文化历史名城,在21世纪竟仍保留了一项尴尬的名头——国家级“贫困县”。而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个“贫困县”,竟有连续两任县委书记“高配”副厅级,分别为王晓桦、边飞。
大名县之所以一直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除了自然条件以及当地不愿“脱帽”等原因外,应该与官员理念落后、官场腐败有关。五年前,媒体曾热炒《河北大名县政府大院一用50年,被指成当地最破房子》一文,介绍大名流传着一句话:“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高的大楼是医院,最破的房子是县委县政府大院”,以凸显大名县县委县政府办公用房的朴素,笔者曾发《大名县机关在危旧房办公,显观念落后》,并以在土坯“县衙”里办公超过5年,整天将“有钱先‘紧’老百姓,新增财力改善民生”挂在嘴上,但却成为《人民网》一篇题为《县委书记出行跟皇帝一样,河南一贫困县80干部买官卖官》文章的主角——卢氏县委书记杜保乾为例,得出“破旧办公楼同样出贪官”的基本判断。
真是一语成谶。该文发表刚满4年,大名县委书记边飞即被中纪委立案调查,一年后开庭。据检方指控,边飞先后多次非法收受、索取他人贿赂,包括人民币、外币、黄金、房产等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5929万余元。另有价值人民币4193万余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书记”。边飞书记这是以实际行动再次证实了“穷庙富方丈”并非空穴来风。
而非常蹊跷的是,笔者在百度输入边飞前任“王晓桦”三个字时,第一行竟是“王晓桦自杀”。笔者去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在“领导简介”栏里也没有找到担任“河北省质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的王晓桦信息。网上搜索王晓桦的公开活动报道,最新是“8月15日,省质监局副局长王晓桦到临西县河西镇指导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
笔者以为,在经济快速增长、地价飞涨的当今中国城镇,县委县政府还在处于城市中心地段的危旧房里办公,“作秀”的成分当在99%,剩下的1%则是愚蠢。而此类善于“作秀”的官员,无论是将“我是人民的儿子”挂在嘴边的杜保乾,还是欢送横幅上写着“松原人民的好儿子”的蓝军,贪腐的概率都肯定较常人更高。杜保乾、蓝军如此,边飞也如此。因此,在当今中国官场上,危旧“县衙”里出“亿元书记”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某些媒体还将这些官员的“作秀”当作“正能量”大肆炒作,就是价值观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