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紫禁城之国学:太和殿金銮殿文化(图)


故宫紫禁城之国学:太和殿金銮殿文化(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洋溢着“天人合一”的境界。

---- 诸葛长青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处处洋溢着“天人合一”的境界。

    北京紫禁城(故宫),就是天人合一的文化象征。

    北京紫禁城(故宫)的建筑,处处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诸葛长青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默默的贯穿于历史发展过程。

    譬如:周朝的周文王、唐朝皇帝李世民、明朝皇帝朱元璋、清朝皇帝顺治、康熙、乾隆等等都是精通儒释道的大家,他们把传统文化贯穿于历史发展之中。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这里,诸葛长青与有缘者分享紫禁城(故宫)太和殿的文化资料。太和殿,是紫禁城(故宫)的一个点,但是这个点却包含了深深的传统文化。

    北京紫禁城(故宫)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

    东方三大殿是哪三个?诸葛长青查阅资料,看到三大殿主要是指: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泰山岱庙的天贶(kuàng)殿。

    太和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太和殿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

   “建极绥猷”四个字什么含义?

    乾隆皇帝为何把“建极绥猷”这四个字写在太和殿顶部?

    诸葛长青认为,这就包含了中华文化的深远思想。

    “建极绥猷”读音为(jiàn jí suí yóu);

    “建极绥猷”含义是什么?诸葛长青认为,这四个字可以解释为:作为皇帝天子,既要建立顺应上天的安邦定国之策略,又要建立国泰民安之大道。如此,则可以承担起“上对的起皇天、下对的起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进而实现“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诸葛长青认为,乾隆皇帝把这四个字挂在太和殿,是提醒自己和群臣们,时刻铭记使命,不可懈怠。

    建:建立、创设。
    极: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上天之道、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
    绥: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
    猷:道,法则。

    建极:典出《尚书·周书·洪范》:“皇建其有极”。建,立也。极,中也。孔安国传云: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谓行九畴之义。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周武王伐殷胜利,商纣王自焚。遭纣王囚禁的箕子(纣王叔父)重得自由。武王拜访箕子,请教天道,箕子为他讲解天地大法。“洪范”即“宏大的法则”。其中箕子讲述的第五条为“皇极”,意为人君为众民之主,当自己先建立宏大中正之道,然后教化人民。
    绥猷:典出《尚书·商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绥: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猷:道,法则。商汤讨伐暴君桀,革除夏朝的王命,回到国都亳之后,将伐桀大义诰示天下,即作《汤诰》。此句意为天帝将善道赋予下民,使民有常性,那么能顺乎其道的则为天子。

    清朝的皇帝皆是才华横溢。满族的血统,却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上贡献卓著,登峰造极;从顺治到康熙雍正乾隆,历时四代,浩浩荡荡,才华横溢,可谓天赐龙品,风流盖世。这样一个帝王群体,其精湛的文化学养,直接影响了清王朝统治的政治与文化风格,一种具有浓郁传统文化风采的政治,尽管不如大唐那样华丽,但却正统、深厚、博大、经典而雅致。
    清朝的文化是富有皇家气派的文化,其源流来自于历史上最纯正的上流社会,以此造就了它威严的气派,势不可挡。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便是清朝帝王在儒释道哲学思想上的造诣,他们对生命宇宙世界的宽广深刻的思考体悟,形成了他们自身特殊的文化风格。我们从故宫匾额文化中便能看出清朝皇家文化的“道”风。
    太和殿的这一块“建极绥猷”匾额,意即建立和遵循宏大的中正之道。
    由此看来,清朝皇帝治国的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太平和偕的王朝,意在通过遵循宏大的中正之道,实现这一理想。
    从中也看出清朝帝王的境界。一个人的心有多大,境界有多大,你的世界便有多大。非具“天心”者不能做帝王,难怪称“天子”。

    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诸葛长青认为,太和殿当时是国家重大事情发布、每月朝臣见面的地方,如此,才能体现帝王一统天下的雄才大略。太和殿,帝王中心也。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关于皇帝上朝的地点,其实不在太和殿,纵观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门、乾清门上朝,称御门听政,而当有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召见大臣,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上朝的地点也因此变为养心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

    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诸葛长青:这些都体现这帝王文化的核心。
   太和殿,其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汉族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

    第一个饰物是一个骑凤仙人,相传原是南朝齐明王,后修道升仙。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其它殿上的镇瓦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只是九个。诸葛长青:紫禁城的神兽,预兆上天护佑。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华丽。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殿内金砖铺地(因而又名金銮殿)(金砖是因其打造时所需的钱很多,因而得名),太和殿内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四千七百一十八块。但是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而是在苏州特制的砖。其表面为淡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苏州一带土质好,烧工精,烧成之后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方可使用,烧炼这种砖的程序极为复杂,一块砖起码要炼上一年。

    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径为一米零六,高为十二米七零。明代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等地,要采取这种木材十分艰难,楠木往往长在深山老林之中,为此官员百姓不顾性命安危冒险取材,民间对此有“进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说法。清代重建后,用的是松木,采自东北三省的深山之中。太和殿的明间设九龙金漆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Lù)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诸葛长青:宝座摆设预兆着天子在此、人才济济、健康长寿、江山稳固。
    太和殿(金銮宝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从左起第一为骑凤仙人,其次为鸱吻(音chi wen,龙的九子之一)、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

    太和殿是唯一有十个饰物的建筑。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
    重脊前为什么用仙人骑凤?传说:齐国国君齐王,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为什么要选用这些小兽安放在古建筑上呢?排列顺序:
    ⒈鸱吻(音吃吻,龙的九子之一),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⒉凤,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也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这里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⒊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⒋天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⒌海马,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⒍狻猊(音suan ni),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⒎狎(xia)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⒏獬豸(xie zhi),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⒐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嫡[虫旁]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⒑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

     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
    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诸葛长青:皇帝是天子,有天界神兽护卫。
    故宫现存做工最讲究、装饰最华贵、等级最高、雕镂最精美的是太和殿中陈设的髹(xiū)金漆云龙纹宝座,它设在大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后方摆设着七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它是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制作的,通高172.5厘米、宽158.5厘米、纵深79厘米。椅圈上共有13条金龙缠绕,其中最大的一条正龙昂首立于椅背的中央;椅面之下没有通常的椅子腿,而是一个须弥底座,在束腰的地方透雕双龙戏珠,满髹金漆。周围摆设象征太平有象的象驮宝瓶,象征君主贤明、群贤毕至的甪端,象征延年益寿的仙鹤,以及焚香用的香炉、香筒。而殿内靠近宝座的六根明柱和梁、枋上的群龙彩画,全用沥粉贴金。宝座上方的蟠龙衔珠藻井,也统统罩以金漆,更显出“金銮宝殿”的华贵气氛,足以见坐上这个宝座的人是何等的尊贵。诸葛长青:皇帝是天子,要做宝座之上。

    中国古代皇家拿什么来镇殿?太和殿的房梁之上,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镇殿之宝?在太和殿300年大修之际,故宫如今披露了太和殿中隐藏的五座神秘符牌。这五座符牌的供奉极有规律,以太和殿正中悬轩辕镜正上方的藻井平台中央所供符牌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方分别朝向正中各供奉一座。符牌由于雕刻着镇殿神符,故又称为“符板”。正中央的一块符牌高约37.5厘米,宽23厘米,以产于东北的高丽木所制,前置香炉、蜡台、灵芝五供。符牌正面由上而下共分为四层,由佛教护持真言、神明和北斗七星图组成,背面由镇殿七十二符组成,可谓是一道镇殿灵符。
    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记载,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1731年),雍正降旨在养心殿安黄铜符板一块,太和殿和乾清宫分别安木符板各一块。据此可知,此处符牌至少有一块应是雍正九年供奉在太和殿上的。故宫专家介绍,雍正九年,正是雍正帝被病魔缠身,让道士为其治病之时。此牌上的佛教经咒中既有汉传佛教经典的经咒,又有藏传佛教的心咒和咒牌,显然是汉藏合一的形式。
    故宫太和殿金銮宝座(又称:“髹金漆云龙纹宝座”)是紫禁城里最显赫的一把椅子。这把用楠木制成的宝座通高1.72米,座高0.49米,座面宽0.79米。宝座的“圈椅”式椅背雕有13条蟠龙,须发直立,张牙舞爪。中间的靠背背板上平雕着云龙,座椅的高束腰处四面透雕双龙戏珠图案,其他如莲瓣、卷草、火珠、如意云头等纹样遍布宝座全身。宝座髹的金漆用的是“泥金”法,将金箔在胶水中研细,去胶晾干成为粉末后,用丝棉拂扫到打好金胶的座身上,最后用半透明微黄的漆刷一层而成。金箔的色泽在罩漆的保护下恒久不变、益发光亮。宝座在同样雕满龙纹的屏风衬托下,坐镇中轴线的核心,俯瞰天下。
  1963年起,故宫博物院动用各个工种13位专家,木活、雕活、铜活、漆活等花了934个工日,于1964年6月才将金龙宝座修葺一新,回归太和殿。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按1:1比例复制的故宫太和殿金銮宝座,现展示在其恢复的老字号门店“物华苑”展厅内

    (本文参考资料:紫禁城太和殿等网络资料)

故宫紫禁城之国学:太和殿金銮殿文化(图)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耶稣基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
赤声火金刚。定持灾金刚。紫贤金刚。大神金刚。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平台

(zhuge896)
可以通过zhuge896加入或者扫描加入

故宫紫禁城之国学:太和殿金銮殿文化(图)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公益平台,欢迎喜欢国学的有缘者加入。 共同研究国学、传播国学、实践国学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
     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更多关于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素食、国学、放生、素食、施食等文章,请看诸葛长青的新浪博客专辑文章
1、改运方法:反思忏悔、止恶行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dxua.html
2、改命运:孝父母+五合一+自强不息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ujl.html
3、如何忏悔:忏悔仪轨忏悔方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i.html

6、诸葛长青放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9_1.html

7、诸葛长青施食仪轨(文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0n2fl.html

8、诸葛长青施食仪轨(图画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ree.html

9、诸葛长青施食仪轨(视频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uygr.html

9、诸葛长青施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_1.html

10、施食提醒:添加大佛威猛金刚神咒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h0d.html

11、施食回向地狱:怎样回向地狱众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5.html

12、施食提醒:施食可以回向天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sij.html

13、如何念佛:念佛仪轨念佛方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h.html

14、诸葛长青念诵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5_1.html

15、诸葛长青佛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6_1.html 
16
诸葛长青素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2_1.html

17、诸葛长青道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7_1.html     

18、诸葛长青儒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5_1.html       

诸葛长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