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海外买房激增 因内地开发商购买土地所致
2014年05月13日 来源:新华国际
综合相关报道“中国人海外买房”,供网友参考。
据参考消息5月13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12日报道】随着内地房价上涨减缓,富裕的中国人和开发商对海外房地产市场的兴趣日益增加。据全球房地产服务供应商仲量联行说,今年一季度,中国对海外居民住宅的投资增加了80%,达到11亿美元左右,对海外商业地产的投资则稳定在10亿美元左右。
之所以出现激增,是内地主要开发商购买土地所致。1月份,绿地集团说它在伦敦买了两块地。此前,它还在洛杉矶和悉尼各购进一块地。碧桂园今年首次进军澳大利亚住宅市场,斥资7300万澳元(约合6840万美元)购买了悉尼的一处开发用地。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富裕的内地家庭开始在海外购置第二套房产,伦敦是颇受亲睐的一个目的地。仲量联行伦敦住宅研究室主任亚当·查利斯说,去年伦敦市中心新建公寓中的6%左右是被内地人买走的,而在2012年前,这还不到1%。
查利斯说:“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已接近10%。我们估计中国内地人未来会占据更大份额,而香港和马来西亚所占份额很可能会减少。”他说,香港买家去年购买了伦敦市中心新建公寓的17%;马来西亚买家为11%。
仲量联行北京国际住宅部总监张宏说,子女的教育、移民和财产保值是内地人投资外国住宅市场的主要原因。像伦敦之类地方,首付款比率和贷款利率相对较低,而且有稳定的投资回报,这对他们颇有吸引力。
今年一季度中国人海外买房激增
随着内地房价上涨减缓,富裕的中国人和开发商对海外房地产市场的兴趣日益增加。据全球房地产服务供应商仲量联行说,今年一季度,中国对海外居民住宅的投资增加了80%,达到11亿美元左右,对海外商业地产的投资则稳定在10亿美元左右。
之所以出现激增,是内地主要开发商购买土地所致。1月份,绿地集团说它在伦敦买了两块地。此前,它还在洛杉矶和悉尼各购进一块地。碧桂园今年首次进军澳大利亚住宅市场,斥资7300万澳元(约合6840万美元)购买了悉尼的一处开发用地。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富裕的内地家庭开始在海外购置第二套房产,伦敦是颇受亲睐的一个目的地。仲量联行伦敦住宅研究室主任亚当·查利斯说,去年伦敦市中心新建公寓中的6%左右是被内地人买走的,而在2012年前,这还不到1%。
查利斯说:“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已接近10%。我们估计中国内地人未来会占据更大份额,而香港和马来西亚所占份额很可能会减少。”他说,香港买家去年购买了伦敦市中心新建公寓的17%;马来西亚买家为11%。
仲量联行北京国际住宅部总监张宏说,子女的教育、移民和财产保值是内地人投资外国住宅市场的主要原因。像伦敦之类地方,首付款比率和贷款利率相对较低,而且有稳定的投资回报,这对他们颇有吸引力。
中国人海外买房数量激增
【摘要:在国内楼市限购背景下,一些财力雄厚的中国买家将目光转向了海外购房。昨日,国际地产顾问行高力国际披露,今年上半年中国客户通过该行完成的海外住宅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3亿元,逼近2010年全年成交额。】
在国内楼市限购背景下,一些财力雄厚的中国买家将目光转向了海外购房。昨日,国际地产顾问行高力国际披露,今年上半年中国客户通过该行完成的海外住宅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3亿元,逼近2010年全年成交额。英国媒体昨日报道称,大量中国买家涌入英国市场,推高了当地房价。
国内调控趋紧促使买家海外购房
据高力国际透露,去年该行向亚洲买家出售了790套海外物业,中国买家约占4%至5%的份额,而过去6个月中国买家份额激增至10%左右。该行分析,由于国内房地产调控日渐严厉,促使部分买家转向海外购房。
“以最热门的加拿大温哥华为例,今年一季度内地投资者购房比例高达29%。”高力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柳维伦表示,内地客户已经取代香港、台湾成为当地最大的移民族群,热门城市还有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等。
长三角客户为主偏好豪宅不讲价
据透露,目前内地客户主要来自长三角的沪杭温以及环渤海区域的京津沈,多为民营企业家,偏爱总价在200万加币左右的豪宅项目,半数以上选择一次性付款。
“中国买家不讲价,我们对此也很吃惊。”柳维伦承认,加拿大房价处于高点,2%至4%的租金回报率也偏低,“但买家关心的是移民、贷款等技术环节,没有人对房价有问题”。
中国买家的海外买房热情,也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英国媒体昨日报道称,由于一些中国人投资当地的房地产,英国房价被推高,将当地人挤出了市场。报道称,最近两个月,中国投资者在伦敦买房金额高达1.2亿英镑。这引起当地人的抱怨,认为中国买家推高房价,导致当地中低端人群承受更大的房价上涨压力。房屋协会甚至警告说,许多年轻的伦敦人将不得不等待,直到他们50岁才能够负担得起房价。
商业房产增码夏季房展
2011年北京夏季房展会将于6月23日至26日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共89个项目参展,连续第三年打“休闲养生”牌。在住宅限购的背景下,往年寥寥无几的商业地产项目显著增多。
北京共有10个项目参展,大多来自北京郊区,以低总价的小户型产品和百平米以上的宜居型产品为主。此外还有31个海外项目参展,占到总项目三成。
中国人海外购房渐增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10月27日电(记者 徐畅)从地产商到普通投资者,中国正悄然兴起一轮投资海外房地产的热潮。美国、欧洲等地房产正成为企业出海的新目标,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正催生海外“购房”市场。
10月11日,中国绿地集团宣布与美国森林城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收购开发纽约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按照预计投资额计算,其有望成为中企在美最大的地产项目之一。此前,SOHO中国CEO张欣已与巴西财团联手,以7亿美元购买同样位于纽约的通用大厦40%股权。
除了通过并购入市,中国房企更已频频出手直接拿地:10月18日,总部位于上海的复星国际发布公告,将从摩根大通手中以7.25亿美元买下纽约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大楼。绿地集团7月已投资10亿美元,宣布购入美国洛杉矶中心区大都会项目……
跨国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近日在华发布报告,称中国投资客2013年将耗资50亿美元购入海外住宅。而中国最大的房产企业万科也已进入美国、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海外地产也成为个人投资新选。浙江萧山商人汤先生在上海经营一家面向中东欧市场的贸易公司,去年10月,其赴塞浦路斯“抄底”购入一栋过百平米单体房产。“总价合210万人民币,还不及国内部分一线城市楼价。”
专家认为,市场投资需求升温、目的地国家降低门槛,以及子女教育、理财升值等个人需求,均是中国海外购房热升温的主因。
“欧洲多国在偿债压力下,面向中国的基建投资需求不断上升。”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说。
除投资外,子女教育也催生了部分投资需求。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与佛罗里达房产经纪人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留学目的地之一,中国买家已成为该州新建房产的主要买家。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海外地产依然存在租售不振、经济下行等风险。比如,一些投资者在饱受高税收压力同时,由于市场需求萎缩,换手率较低,还面临找不到买家、出租困难等问题。海外地产投资者以失败告终的不在少数。
“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购房很难出现短期的暴利回报。如长期投资还需关注政策、市场、汇率等风险。”天津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徐保满说。
作者:徐畅
中国人为什么海外买房
来源: 现代快报
近日一则关于欧美人反感华人“抢房”致房价升高的报道引起各界关注。报道称华人在所在国拥有多处房产,有些新楼盘开盘后,华人买主竟占到70%,房价上涨正是他们“抢房”所致。
该报道一经发出便引发海外华人热议。他们认为,“海外炒房”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而大部分华人买房只为日常生活,房价的上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股市动荡等其他原因导致,华人为房价上涨“主谋”属无稽之谈。
不管有没有推动欧美当地房价上涨,包括内地国人在内的华人在海外买房激增是事实,近日,国际地产顾问行高力国际披露,今年上半年中国客户通过该公司完成的海外住宅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3亿元,逼近2010年全年成交额……
1、中国人为什么海外买房?
高力国际6月初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内地投资者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购房比例持续增加,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已达到29%,较去年25%的比例上升4个百分点。
可以预见,国人海外购房热潮将持续升温。
移民投资带旺海外楼市
当“移民”一词开始在城市白领中悄悄流行之际,海外房地产市场注定成为内地资金追逐的下一个目标。
中国投资移民海外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有数据显示,去年获得加、美、澳三国移民签证的人数就超过6000人。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财年,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申请共772人,居全世界之最,占移民局全年发放的EB-5签证总数的41%,远超位居第二的韩国(295人)。2009年,这一数字更是高达1979人。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投资移民热方兴未艾,由此催生的移民机构生意火爆,关于投资移民的说明会频繁召开。广州一家移民机构负责人透露,从2007年起每年组团到加拿大购房投资移民,每年人数都有上升。
移民人数的上升,使得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房地产市场越来越重要的客户。高力国际国际物业部董事赖锦雄指出,去年以来华人投资国际物业金额增加明显,仅在加拿大温哥华,2010年华人投资房产金额就达50亿加元。
一位刚刚在美国置业的人士表示,自己在美国得州的房屋总价45万美元,该价格仅相当于北京五环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在美国的个人房价收入比仅4倍,远远低于国内的城市。这是家人决定在美国买房的主要原因。”
国内购房受限转向海外置业
国内对房地产市场的种种限制,是中国人到海外置业的另一原因。
第一太平戴维斯英国住宅研究部负责人YOLANDEBARNES认为:“如果中国的亿万富翁们也像其他国家的亿万富翁们一样将钱投入伦敦市场,那伦敦中心首要区域的物业价值将会被提升15%。”
一个最新的信息是,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心的两个精装修高端公寓JamesonHouse和SymphonyPlace,当前已售出房源中,华人买家所占比例已高达五成。考虑到中国买家对境外物业的需求旺盛,JamesonHouse和SymphonyPlace专程前来中国举办展会,并且在上周上海的展会中吸引到200多组客户前来询问。“今年华人在外投资依旧活跃,预计总投资额不会低于去年。”赖锦雄如是说。
“一些楼盘有六到九成是中国人购买,甚至有中国人排队48小时等一个新楼盘开盘,或者出钱雇人排队。”高力国际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柳维伦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业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各种投资性房产模式日趋成熟,国内投资者去海外置业增速明显。与此同时,国内房地产调控越来越严厉,使国内各大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前景不甚明朗。
柳维伦同时指出,长三角区域的上海、宁波、温州以及杭州等地的投资者是海外置业的主体。
2、中国人最喜欢在哪买房?
过去6个月,通过高力国际在中国的国际物业部已完成超过1.3亿元人民币的海外住宅项目投资,加拿大温哥华成为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其他比较受欢迎的国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等。
中国购房者最爱6国
据悉,中国购房者最喜爱的国家依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而据高力国际透露,加拿大温哥华、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香港等城市成为国人海外置业首选之地。第一太平戴维斯也披露大量海外资金涌入伦敦房地产市场,其中,来自中国的资金潜力巨大。据介绍,受到中国人对地产市场的强烈推动,温哥华的地产价格在2010年上涨了12%,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预测,今年将继续上涨3%。
不过,许多购房者对这些国家房地产税收政策却不甚了解。新加坡是除了中国之外,唯一一个使用简体中文字作为日常通用语言文字的国家。外国人和新加坡人享受同样的贷款政策和程序。加拿大税率是全球税,购房者即使加入加拿大国籍,在中国做生意也是要向加拿大政府报税。在澳大利亚,购房者买房的增值部分税收都可以通过房屋折旧抵扣,比如中国至澳大利亚看房机票、房屋贷款利息、租赁所交各项税费等。即使在欧洲,如果投资伦敦,4%的回报率就可以接受;但如果在德国投资,回报率能在7%以上。
比日本人更在意价格
与日本人当年买房不看价格完全不同的是,中国购房者对于楼盘价格比较在意。
3、华人买房推高国际房价?
“华人成为欧美房价上涨的‘主谋’,这种说法太荒谬。”旅居加拿大温哥华达10年之久的华人徐先生说,房价的上涨并不是海外华人所能左右的,其背后存在诸多因素,而华人购房者正是在这些因素下才有所动作的。
海外楼盘针对华人定向开发
徐先生说,自金融危机后,欧美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而通过房市调控拉动经济增长一时也被一些国家的政府作为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一些唐人街房地产开发商意识到华人在未来海外房产市场所具有的潜力,于是纷纷为华人设计楼盘,这无疑是为了吸引华人参与购买,进而导致了房价上涨。“没有他们的定向开发,华人怎么会轻易出手购买?”
说到加拿大近10年来的房价走势,徐先生表示,房价一路突飞猛涨,温哥华的房价已是全加平均房价的2倍多。对他来说,“已无力购买。”面对这种无奈,徐先生说,“我根本不能被称为‘抢房者’,像我这样的当地华人还有很多,房价涨不是我们的错。”
记者了解到,一些欧美国家针对房价快速上涨并未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所谓的针对海外购房者的法规也迟迟未出台,反而有不少新推出的移民政策与房产挂钩。另外一些证券投资人也纷纷将资金注入楼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华人海外置业。
投资别墅好买不好卖
自2008年前后开始的“海外炒房热”吸引了大批华人加入,在美华商孙先生作为其中的一员,却为转让手中的房屋发愁。
据孙先生介绍,两年前他花费了积攒下来的40万美元在当地购买了一幢别墅,这对于先前的房价来说可谓相当超值。“近期由于生意投资需用钱,准备转让这幢别墅,却发现并没想象中那么容易。”
“由于别墅所在位置不好,导致很长时间无人询问。而且,美国房价近来都不乐观,购房者不会轻易行动。”孙先生备感无奈,当初购房本是想拿来投资的,现在虽然涨了点,但算上每年要支付的逾万美元房产税,其实并不划算,而难脱手就更令他痛苦不堪。
针对一些国家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业内人士崔林栋表示,海外置业要谨慎,中外传统理念不同,老外买房是为了享受生活,而华人大多用于投资。国外人口有限,空置房屋并不容易转手;随着房价猛涨,政府定会出台各种相应政策,到时对投资者是否有利还需观察。
海外华人常常“被有钱”
近些年来,关于华人海外疯狂消费的报道层出不穷,一时间华人被冠以“有钱人”的头衔。
在美生活多年的江苏籍华人朱宏举告诉记者,他没有文化,只是在餐馆打工,微薄的收入还要支付日常家庭开支,月末时几乎不剩。当谈到买房时,他笑着说,“我这辈子估计难了,先解决温饱再说。”
据朱宏举称,海外华人当中像他这样处于社会底层的还有很多,他们日夜工作,赚的钱并不多。“炒房的华人是有,但生活困难的也有。不能因为一部分‘炒房者’就认为所有华人都有钱。一些仍生活在底层的华人有可能这辈子都买不起一间自住房。”加拿大华人徐先生说。
4、美国人为什么不炒房?
中国民间长久以来,一直缺乏国际投资的经验,这导致海外买房的投资者,凭借的依然是在国内炒房的惯性。这就注定海外炒房成功率,仍会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每当有人问我,在美国有别墅是什么滋味,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贵。”黄鑫说。
2009年上半年,黄鑫在美国南加州买下了一幢独栋别墅,前有花园,后有泳池,“总价才50万美元。”黄鑫说。用在上海市区买一套两居室的钱,买了一套“和美国大片里富豪住的一样”的别墅,让温州老家的亲戚们啧啧称赞了好几天。
每当看到别人拿着别墅照片羡慕不已的样子,黄鑫就对自己的投资充满了信心,尽管买房之后,仅仅过户、验房、保险,就又花去了令他咋舌的5000美元。
满足和乐观的情绪,伴随了黄鑫很久,这也直接促成了他的亲戚们纷纷报名参加海外购房团。
直到接到代理公司要钱的电话,黄鑫才发现,在美国养一套别墅,绝不像在中国那么容易。
“每年地产税要交8000美元,社区管理费要3600多美元,房子的日常保养、草坪整理,一年也要10000多美元。”黄鑫说。美国养房的经历,还解开了他脑子里存在多年的很多疑惑——“以前看电视上,美国人没事就在家修修补补,剪剪草坪,那时候还纳闷,美国人的休闲生活还真特别。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请工人太贵了。请工人修草坪,一个小时要几十美元。不修,隔壁邻居还要告你。”
收益,却完全没有预想中的高。“美国是个透明的社会,大家的判断都很一致,这幢别墅的收益,就应该是不到5%的租金回报,以及5%左右的房价升值。”黄鑫说,高成本和低回报,让他很快就动了脱手的心思。
如果真的出手,又要支付一大笔钱:相当于房价10%的所得税、房产经纪人的佣金、过户税和其他手续费,总额达数万美元。
两难之下,曾在上海炒房多年的黄鑫恍然大悟:为什么美国有钱人不比中国少,却没有人炒房。
综合《北京晨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晚报》《瞭望东方周刊》报道
中国人海外买房激增 中介称“偏好豪宅不讲价”
http://news.dichan.sina.com.cn 凤凰网作者:袁晓澜
提要:国内调控趋紧促使买家海外购房据高力国际透露,去年该行向亚洲买家出售了790套海外物业,中国买家约占4%至5%的份额,而过去6个月中国买家份额激增至10%左右。
在国内楼市限购背景下,一些财力雄厚的中国买家将目光转向了海外购房。昨日,国际地产顾问行高力国际披露,今年上半年中国客户通过该行完成的海外住宅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3亿元,逼近2010年全年成交额。英国媒体昨日报道称,大量中国买家涌入英国市场,推高了当地房价。
国内调控趋紧促使买家海外购房
据高力国际透露,去年该行向亚洲买家出售了790套海外物业,中国买家约占4%至5%的份额,而过去6个月中国买家份额激增至10%左右。该行分析,由于国内房地产调控日渐严厉,促使部分买家转向海外购房。
“以最热门的加拿大温哥华为例,今年一季度内地投资者购房比例高达29%。”高力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柳维伦表示,内地客户已经取代香港、台湾成为当地最大的移民族群,热门城市还有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等。
长三角客户为主偏好豪宅不讲价
据透露,目前内地客户主要来自长三角的沪杭温以及环渤海区域的京津沈,多为民营企业家,偏爱总价在200万加币左右的豪宅项目,半数以上选择一次性付款。
“中国买家不讲价,我们对此也很吃惊。”柳维伦承认,加拿大房价处于高点,2%至4%的租金回报率也偏低,“但买家关心的是移民、贷款等技术环节,没有人对房价有问题”。
中国买家的海外买房热情,也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英国媒体昨日报道称,由于一些中国人投资当地的房地产,英国房价被推高,将当地人挤出了市场。报道称,最近两个月,中国投资者在伦敦买房金额高达1.2亿英镑。这引起当地人的抱怨,认为中国买家推高房价,导致当地中低端人群承受更大的房价上涨压力。房屋协会甚至警告说,许多年轻的伦敦人将不得不等待,直到他们50岁才能够负担得起房价。
商业房产增码夏季房展
2011年北京夏季房展会将于6月23日至26日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举行,共89个项目参展,连续第三年打“休闲养生”牌。在住宅限购的背景下,往年寥寥无几的商业地产项目显著增多。
北京共有10个项目参展,大多来自北京郊区,以低总价的小户型产品和百平米以上的宜居型产品为主。此外还有31个海外项目参展,占到总项目三成。(袁晓澜)
中国人海外买房激增 因内地开发商购买土地所致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