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收费那么多,到底“亏”在哪?


交通运输部1223日发布的《2013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总收入为3652亿元,总支出为4313亿元。其中,还本付息支出3147亿元,养护经费支出390亿元,运营管理支出457亿元,税费支出214亿元,其他费用支出104亿元,总体亏损661亿元。

 

公开公路收费收支情况,并将主要支出项目一并公布,对交通运输部门来说,既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至少,说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还是愿意接受社会监督的,是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加分的。关键是,一年661亿元的亏损,与公众的感受有着太大的差异。果真如此,是否意味着公众期待取消或减少公路收费的希望将变得更加渺茫,而山东等地延长公路收费期限的行为,将变得底气更足呢。

 

我们可以不去怀疑交通运输部所公布数据的准确性,也可以不去怀疑公路收费收入的近90%都用于偿还修路贷款的本息了。但是,支出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开性却值得追问。首先,3147亿元的贷款本息,是不是都是用于修建收费公路的,有没有将非收费公路、甚至城市道路的贷款也算入到收费公路的还款范围,从而加大了收费公路的还款压力。

 

其二,在收费公路的贷款本息中,包含了多少公路管理部门、主管部门的楼堂馆所,特别是各种用于公款消费的宾馆、饭店、会所等。要知道,从这些年来媒体披露的情况看,类似问题并不少见。如果将此也列入到收费公路还款范围,显然是不合理的,是必须纠正的。

 

再者,在支出项目中,运营管理支出到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要知道,有关公路收费管理部门待遇过高、福利过好、浪费过多的传闻,并不少见。若干年前,某省一位副秘书长就公开表示,收费站工作人员的收入有10多万。那么,收费管理部门是否需要457亿元的运营管理支出,就值得关注。而运营管理支出中公用经费、“三公经费”的比重有多高,也是一项需要公开的内容。

 

最后,支出项目中还有一项高达104亿元的其他费用支出,也显得非常怪异。有了运营管理支出,有了养护经费支出,有了税费支出,还要如此多的其他支出干什么?所谓的其他支出,到底“其他”在哪些方面,需要公开,更需要明细。否则,就是一笔糊涂账。

 

也正因为如此,交通运输部公开的这本账,是缺乏说服力的,是很难让公众信服的,尤其是661亿元的亏损,更显得苍白。因为,前面所列举的各项开支,都应该有可以压缩的空间,有可以节约的地方。更重要的,所谓总体亏损,也仅仅是面上的现象。从收费公路的具体情况来看,也不是所有收费公路都是亏损的,有利润的收费公路也很多。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收费公路多数都是盈利的。而且,一部分公路收费公司还成为了上市公司,从股市上获取了大量资金,是否也应当纳入到贷款本息偿还范畴呢?

 

我们说,公路收费长期为社会所诟病,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公开、不透明、不讲规矩。到底有多少贷款、到底收了多少费、到底资金是如何使用的,只有收费公路公司才能知晓。即便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也未必全知,更别说公众了。自然,亏损661亿元这样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不然,中国的物流成本不可能是其他国家的两倍,中国的企业和居民也不会生产、生活成本那么高。

 

眼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防止经济继续下行,中央已出台一系列的刺激消费政策。那么,减少公路收费、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消费环境,是否也应当成为一条重要的举措,值得有关方面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