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樊2015慧眼识别古建筑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在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似乎有一种再现唐宋时代灿烂辉煌的愿望,建筑层面的体现,就是不少景区、庭院都以仿唐宋方式来营建。据相关统计表明2015年旅行必将成为点缀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古建筑其中常见的景点,或为原装或为仿造,原装的古建筑虽然价值非凡,而仿造者却大多为了赚钱,粗制滥造,游客进去少有好的游历体验。怎样才能慧眼识别古建筑,一眼看去就大概分辨出是唐宋之遗、还是明清之物?中美安迪影视安迪樊先生根据实地探访过的近20处古建筑及读过的相关书籍,总结出3招初步识别的方法多少能帮助大家鉴别这些寺庙、景区营造的诚意。

 

第1招:看屋顶唐宋平缓,明清陡峭。

    唐宋时期古建筑的屋顶坡度舒缓、出檐深远,给人种舒展、大气的视觉效果;而明清宫殿式建筑,屋顶坡度陡峭,装饰富丽堂皇感觉笨重,却更显威仪,北京故宫给人留下的印象便是最好的例子。

 

安迪樊: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建于唐中后期,为现存最早木构古建筑。

 

第2招:看梁、柱唐宋提倡曲线美明清多是直来直往。

    唐宋古建筑在柱头方面惯作收分,呈现“梭柱样式在梁的两端做成“月梁“样式,使建筑在视觉上更加富于变化而明清官式建筑的梁、柱,大是简单的直来直去,缺少了些艺术美感。

 

安迪樊:直梁、月梁的结构示意图翻拍《中国建筑史》的手绘图。

 

第3招:看斗拱唐宋斗拱壮硕、有重要力学作用,明清则多为装饰。在这3招中,以看斗拱最为重要,而这里面又有3个诀窍:看数目;看比例;看“昂”。

看数目主要是看两柱之间的斗拱数目唐宋时期,斗拱至多2组;明清时期则大约4到8组都有。看比例唐宋古建筑整个斗拱结构的高度可以占到柱身的1/3,有的甚至达到1/2,并且用材硕大,每一个构件都发挥着支撑屋顶的力学作用而明清时,斗拱用材大幅缩小,与柱身比例已经缩小到1/5,甚至1/10,不过通过这样的密集排列增加了一种仪式感。看“昂”“昂原是唐宋建筑中斗拱上以杠杆原理起到对屋顶支撑作用的斜置构件,到明清则是不担负力学作用的装饰而已,这是初步判断古建筑年代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