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几乎亘古长存,从公元前8世纪古罗马在意大利南部建城开始就存在了2300年的东罗马帝国(包括君士坦丁堡、希腊地区、意大利南部和小亚细亚一带),到公元11世纪意大利一带出现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三个城邦及那不勒斯王国、教皇国,再到近代意大利形成,罗马基本没有被外族完全征服过,社会要比东方成熟得多。古罗马的拉丁语不但演化出了法语、意大利语、萨丁语、加泰罗尼亚语,西部罗曼语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东部罗曼语罗马尼亚语,甚至南美洲都因为被扩张称为拉丁美洲。而且,现代梵帝冈还在说拉丁语。相比之下,我国在历史上却多次被人征服,几千万人口、存在了200年的西汉却有80年是靠给仅百万人的匈奴送女人维持政权;西晋才建立37年就亡国于匈奴羯人,完全是专制统治者腐朽无能;北宋时就打不过金,给金国打得跑到长江以南;明朝1630年李自成农民起义,都是对满清女真长年作战不力,耗费国力导致。
我认为,古罗马的荣耀源于共和制,形成了法律、文化和政治制度对周边民族的优越感,及古罗马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政治制度上,古罗马经历了共和制的强盛扩张,先后击败了古迦太基、马其顿王国、高卢人,扩张的领土远远超过其原有领土;然而,殖民扩张导致古罗马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格拉古兄弟和马略都未能解决根本问题,贵族窃取了民权,不断的殖民战争也导致公民尤其大量外籍士兵共和精神的缺失,到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形成了三头制时期(即寡头垄断),虽然依然能保持对外族的优势,但扩张的规模与速度开始下降,最关键是前三头与后三头们之间的内斗频繁,大量损耗了国力,对奴隶的压迫则导致了斯巴达克思起义,克拉苏也在此时期与安息作战中全军覆没;即使再后来的帝位传承制、四头制也一定程度是选贤与能、尽力回避血缘传承,四头制具有一定的国家分治理念,直到公元3~4世纪形成真正的帝制,又持续了100多年,经历康德拉、尼禄等昏君的统治,西罗马终亡于实行原始的军事民主制的哥特蛮族;双头制、四头制时期将古罗马帝国进行东西分治,西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但东罗马帝国一直包括古希腊地区(如希腊、小亚细亚及意大利南部),继承了古希腊文化,保持着不太实用的元老院(但元老院贵族也有一定的权势),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对公民广泛的尊重精神,因此会比其他帝制更为持久些,但是由于帝制本身政治结构的荒谬性,在公元7世纪后阿拉伯帝国强势扩张中不断衰落,靠着欧洲东征的十字军对抗伊斯兰势力的崛起,领土一直缩小到仅剩下君士坦丁堡直到15世纪灭亡,已经再没有共和制时期那种自由强劲的活力。
公元前6世纪初罗马进入共和时代,公元前450年,罗马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十二铜表法》;公元前3世纪初打败了迦太基称霸地中海;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60年创建的《每日纪闻》,用布匹驮向帝国各省,天天向公众开放,而此时我国在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的高压下连《史记》和诸子百家的书都成了禁书,连甚至汉朝诸侯王都不能随意查阅;当古罗马和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就盛行一夫一妻制时,我国还在多妻多妾,缠小脚;古罗马的航海和古希腊一样发达,古罗马船队下东洋的时间远比东方早得多; 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学,更是运行了近1000年直到15世纪帝国灭亡(曾经短暂中断)。
古罗马人是优秀的玻璃制造者,如切割、研磨、钻孔和雕刻,还曾使用薄的长方块玻璃来装饰墙面。古罗马人的铠甲是发明的环片甲。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在优质熟铁艺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焊接花纹钢和波纹钢,现代锻焊技术追溯到古罗马的传统工艺,现代的新型波纹钢手工锻打,档次相当于大马士革钢,不刮花,不变色;熟铁要比生铁熔点高、韧性好、易焊接,通过对熟铁辗压法加工成钢的效率会提高15倍,公元10世纪传入马来西亚被制造出世界三大名刀之一的克莱士刀剑。古罗马中世纪还设计了水轮式蒸发皿来降温(古代空调)。
最早的遗产税成文法律文件形成于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希腊也很早开征,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建筑继承的古罗马的坚固无比,这使蒙古军队在1345年进攻边城卡法时持续了一年的战争也没有攻下,只得泄愤用抛石车抛了几具导致后期欧洲大规模黑死病的尸体了事。中国《后汉书》记载, 公元166年罗马皇帝安敦(即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派遣使臣到达中国境内,完成了远洋航行。这些考古发现包括在楼兰和河南发现的埃及衣物和罗马玻璃器,在远东的其他考古发现也间接证明了这点,如在越南南部俄厄发现的马可·奥勒留时期和安东尼·庇护时期的罗马硬币以及同时出土的一面中国汉代晚期铜镜和各种印度文物。
在医药方面,罗马人在公元1—2世纪取得了显著进步。盖伦可能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一位医学家,他生活在2世纪末,动脉血液循环是其最重要的发现。古罗马公元前1世纪的水车从公元22世纪的垂直水车演变而来。
古罗马的航海也是一流的,辽阔的地中海是古罗马的内海,在公元166年就曾经派使臣到达中国,而汉朝却没能力回访,到郑和下西洋已经是15世纪初的明朝,那时候印度洋一带的海图早就被西方各文明给探索出来了,就算没有指南针一样轻松航行,基本是建立在西方航海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后汉书》“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古罗马先到了越南,才到汉朝,更可能是从海路!从带的礼物来看主要是非洲货,个人感觉应该是从非洲一带起航的,可能是红海吧,毕竟古罗马占了古埃及一带。考古发现了包括在楼兰和河南发现的埃及衣物和罗马玻璃器,在远东的其他考古发现也间接证明了这点,如在越南南部俄厄发现的马可·奥勒留时期和安东尼·庇护时期的罗马硬币以及同时出土的一面中国汉代晚期铜镜和各种印度文物。
古罗马皇帝希拉克略所建立的军区制和军事屯田制不但成了拜占庭帝国的根本制度,而且对后来的奥斯曼帝国及其他中东国家均有深刻的影响。因此,他应该列入这个影响世界的帝王排行榜中,居第76位。 古罗马军队都是由强大的步兵方阵为主,骑兵、弓箭、掷矛兵为辅,古罗马的远程武器有镖枪,如果装备皮带环射程最远可达70~80米,还有飞镖;而我国秦弩比西方的十字弓要早一千年,十字弓的射程约350米,但要上弦射速慢,恐怕古罗马的巨盾和重甲会挡掉。当然还有弩炮,“……罗马人的巨型弩炮可以将400米外的敌人轰的溃不成军,他们发射的长矛可以将两个或三个排成密集队型的敌人一起钉在地上。弩炮的精度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甚至能够反复命中同一地点,曾经有过弩炮发射的长矛将前面已经命中的长矛劈成两片的记载……” 为此,罗马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三次方根的求值。公元前2世纪推出了两种有趣的新型弩炮机构,分别利用青铜弹簧片和空气活塞驱动青铜弩臂抛射弹丸。公元前2世纪左右罗马人还研制出了最早的连发弩炮,通过一组五边形“齿轮和链条”机构的往复运动,弩炮的待发、装填、击发实现了自动化,公元3世纪,罗马人利用扭力弹簧发明了被称为Onager的重型投石车,能够将45千克的石弹投到213~304米之外,拜占庭编辑的军事专著指出,城墙修筑的厚度至少应在4.62米以上,才能经得起弩炮的打击。而我国投石车最高峰的宋代兵书《武经总要》详细介绍了八种常用投石车,最大的需要拽手250人,长达8.76米,发射的石弹45公斤,可射90步(宋军制换算140米);唐朝时李光弼攻击叛军时使用的重型抛车有五梢、七梢炮,要150~250人拉炮索,发70~100斤重的石弹,射程可达50步(约80米)。从作为攻守城的必备良器上,可以比较出东西方在机械与力学上的巨大差距,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投石机射程式几乎是中国的2~3倍。
15世纪欧洲黑死病,欧洲人口死了2/3,英法百年战争导致欧洲无力继续十字军东征,东罗马帝国才被趁势而起的土耳其帝国攻克,但意大利南部依然是罗马人统治的土地。
古罗马文明发展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