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伊川大莘店白龙山平安庙举行盛世纪念典礼
2014年12月29日农历马年十一月初八,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二九的严寒天却是出奇的暖和,大莘店白龙山平安庙诸神像举行开光,传统文化根深源远,几千年一脉延续,长盛不衰。伊川四乡百姓云集,锣鼓喧天,分外热闹,喜庆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白龙山又称白鹿山,登临平安庙,视野霍然开阔。东边与邵夫子安乐佳城毗邻,览伊水两岸,千村葱茏,听尧水,万古琴声。西是洛栾高速公路,车水马龙,周流天下。南望厨神第一名相伊尹圣祠。远瞻九皋山,青山如画,鹤鸣之声,达于天庭。北望伊川县城,高楼林立,紫气升腾。
武当山道士曾多次来此地考察,平安庙过去是古庙遗址。今重建殿宇五楹,新塑诸神圣像。中是凌霄宝殿,塑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太白真人、元始天尊、张天师、鸿钧老祖、都天老祖像。东是老母殿,塑有无生老母、太极老母、黎山老母像。西为平安寺,塑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像。诸神圣像金装璀璨,法相庄严,万物万象大神通,都是古往今来人们所敬仰、传颂的尊贵神圣,理当赞颂。
九朝古都洛阳龙门南,伊河与银河交汇处,古称有莘之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佳饶鱼苇,是上苍安排的风水宝地。相传神龙居此,西坡九条山岭、九条山沟都是以神龙来命名:第一是禹龙山禹龙沟、第二是黄龙山黄龙沟、第三是龙鳯山龙鳯沟、第四是龙头山龙头沟、第五是升龙山升龙沟、第六是龙王山龙王沟、第七是白龙山白龙沟、第八是卧龙山卧龙沟、第九是降龙山降龙沟,平安庙正在白龙山白龙沟之阳。九龙之山,九龙之水,九九归一,汇入五洋江大湖,孕育了远古的文明。历史资料记载,少典妃安登游九龙山常羊龙头沟,见神龙出现,感而孕,生炎帝神农,教民种五谷,创立伊侯之国,被敬为农业之神。夏禹父子辟伊阙、治洪水,功垂华夏。酒祖杜康,食神伊尹,易圣邵尧夫,德润故里,恩泽万代。
唐朝诗人岑参有诗云:“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国家祈盼的是社会平安,国泰民安。百姓们知足常乐,惟愿平安是福。老人们操一辈子心,图的是合家平安。官员与富翁们,求的是平安无事。
不论任何人,只要诚信守法、敬老爱幼、扶弱济贫、不贪法外之财、常做公益善事、自然幸福平安。
当时间像流水那样无声无息带走了一切, 人们就会感悟出:人生如梦,眨眼就是百年。就会相信:吃亏人长寿,奉献者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功德在修,不修则不得。这些都是永恒的真理。愿您来平安庙,化掉一切烦恼。祝大家健康长寿!诸事平安!
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对庙道寺观及佛道的作用有深刻的理解和论述,认为是以特殊的形式传送着无数的幸福直到如今:
"盖闻二仪有像。显复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而微。虽愚不或。形谮莫覩。在智者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
用今天的话说,常说的天地有形状,那是天地日月显露在外、覆盖并且承载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四季没有形状,所以深藏着严寒酷热来化育万物。因此观察体验天地的变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征兆;要通晓明白阴阳变化,即使是贤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极少有研究透它的变化规律的。但是天地包容着阴阳变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为天地有形状;阴阳变化在天地之间而难研究透的原因,是因为阴阳变化是没有形状的。所以天地的形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愚蠢的人也会明白;而阴阳的变化隐藏了起来没有人能看得见,即使是聪明人仍会迷惑不解。
况且佛道推崇虚空,它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也主张广泛救济众多生灵,神法一旦施发神威就没有上限,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从大处说它遍布宇宙,从小处说又能收拢一丝一毫。不生不灭,超脱一切,所以虽历经久远而永不衰落。它有时隐藏,有时显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送着无数的幸福直到如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