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2:弟子规孝道是家庭幸福根源(图)
父母要带头做好孝道,学好弟子规,是家庭幸福的保障。
---- 诸葛长青
家庭要幸福,什么是关键?
家庭幸福的根源,是孝道。
家庭有孝道,才会和谐。
如果一个家庭,孝道好,家人们又积极行善积德、多做造福社会的好事儿,那么,这个家庭就是很富贵吉祥的家庭了。
儒家的《孝经》、《弟子规》,佛教的《地藏本愿经》、道家的《太上感应篇》等都讲了孝道的重要性。
孝,是家庭的根本。
孝敬父母的人,才有福报;
孝敬父母的人,才会事业腾飞。
当然,那些像默默奉献的边防军人、默默为人民服务的人员等都是大孝,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孝心扩展到了天下人。他们这是把天下父母看做为自己父母,也是大孝。
大家看看周围,那些幸福的、有钱的、富贵的人,都是孝道做的好的人。
诸葛长青认为,家庭里面,做父母的很重要,要带头做好孝道。
父母做子女的榜样,带头孝敬老人,子女们就跟随学习孝道。
兄弟姐妹们们相互团结,当好孝顺孩子,也是孝道,父母开心,家庭就会更好。
诸葛长青研究传统文化认为,古往今来,所有有成功就的人,都是孝顺家庭出来的。
古往今来,孝敬父母的人,才会有巨大成绩。
诸葛长青推荐天下父母,带头学习《弟子规》,带头做好孝道。
推荐大家看看刘善人、王善人、陈大惠、蔡礼旭、赵老师的书籍、视频,学习孝道重点。多看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二十四孝、了凡四训等故事书籍。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被誉为《童蒙养正宝典》,其前身是宋朝大儒朱熹的《小学》,后来清朝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吸收《小学》的精华,并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展开阐发,详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则,辑成《训蒙文》,后来又经清朝贾存仁改变更名为《弟子规》。
本书短小精悍,全书共1080字,360句,113件事,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朗朗上口,是启蒙养正,防邪存诚,养成人格和醇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他用简短的话把中国传统的家规家训家教集大成概括出来,一个孩子只要把《弟子规》学好,他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就有理可循了。
学习《弟子规》为什么有效呢,就是因为它重视的是德行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而且它符合道德教育的规律。
《弟子规》第一章讲“入则孝”,就是教孩子从孝敬父母开始,继而去关爱身边的人,然后去爱国家爱人民,这个顺序才是合情合理的,符合道德教育的。诸葛长青建议大家看看周围,看看那些富贵吉祥的人,多是孝敬父母的人。
《大学》上有句话特别有道理:“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即做任何事情都有先后次序,次序如果颠倒了,结果完全不同。教育的规律首先是道德教育,不是知识和科技的培养。《礼记·学记》上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古代的教育体系里,道的教育即做人的教育居于核心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弟子规》与《三字经》、《百家姓》等齐名。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弟子规》进入家庭十分重要。
《弟子规》的核心是一个“孝”字,这背后是培养孩子那分爱心、孝心、恭敬心、真心,这是很关键的。诸葛长青建议,当父母的要亲自示范,做好孝道,当好父母的孝顺子女。这样言传身教,自己的子女也就孝顺了。
把根基扎的牢上加牢。专精结合,持之以恒。一门深入就是抓住《弟子规》,精是精益求精,每次的读诵,每次的讲解,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真正贯通《弟子规》的人,也一定会治家,企业也是一样,理是一个,理事无碍。
听《弟子规》要随文入观,要放下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树立对古圣先贤的信心。在听经文的时候,明白自己是学生,要随文入观,要谦虚,永远谦虚,谦受益。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父母们,绝不是老师。
孩子的恭敬心重要,爱心重要,孝心重要。
先把自己改变了,再去改变你的家庭,改变你的企业,改变你的学校。爱是先幸福自己,后幸福别人;恨是先折磨自己,后折磨别人。世间最赔本的买卖就是恨,世间最不亏本的买卖就是爱,希望我们大家真的有那分爱心,把老师的话,把古圣先贤的话牢记在心,先把自己充实好,再去充实别人。永远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永远记住身教胜过言教。
命运的“命”怎么写?上面是个人字,下面一横,底下是叩头的叩,表示人一叩头,命运就改变,命运握在自己手中。但“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命真的由自己来做,福真的自己来求。叩头是恭敬心,人一叩头,命运全改变了,事业的道路上全都是贵人,真的是恭敬一切人,恭敬一切事,恭敬一切物。
《弟子规》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家庭教育是什么?不是奥数,不是英语,不是请家教,不是辅导资料。家庭教育就是言传身教。以德、孝为本,学会自我管理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弟子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是学习古圣先贤文化教育为人处世的根基,有许多日常行为规范,可指导、引导孩子学习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光会念、会背不管用,要能做到,每一句都要落实,坚持一生一世;学《弟子规》就像我们盖一栋大楼,这是楼的架构、钢架,学其它经论才是房屋里的装饰陈设。所以学习弟子规要真正相信他的重要,深入理解实实在在去做,不光做表面,大楼构架才能坚固,久垂后世;儒家所讲孩子做人的大道理在《弟子规》里可以建立根基。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弟子规》是一种生活秩序指导。
《弟子规》是现代人必读的人生宝典
可以说,《弟子规》既是一本很好的儿童传统启蒙教材,同时也是一本现代人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指南,是现代人必读的人生宝典。
《弟子规》1080字的小册子,却涵盖了我们做人的方方面面应遵循做到的规矩,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第一本书。过去《弟子规》是童蒙养正的经典,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断了3代人了,所以今天实实在在应是每个人必读的人生宝典。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正式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这个教学政策一直保持到近二十世纪前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被废除掉。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美好的传统教育,究竟教我们什么呢?
人一出生,就自然产生各种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从本质来说,在内,不外是夫妇、父子、长幼(兄弟姐妹);对外,就是朋友、君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上下关系,或者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他关系只不过是这五种关系的延伸。因此,君臣(上下),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即传统说法--五伦,是人类固有的相互关系,不是古人或某个人制定的,从古至今都是这五种关系,谁都离不了,既然谁都脱不了干系,只能想办法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不能苟且,也苟且不了。
我们要明白,顺此五伦之道是做人的根基。如果违背了五伦的自然关系,人就难以立身处世,家庭不和;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国家失去了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这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明了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常态的世间大学问。如果这些关系都处理好,很和谐,那么他个人身心就会很健康,对外的人际关系互动也必定是良性循环,这样,自然就会酿造出良好的外部氛围,为个人身心、事业发展搭好平台。
《弟子规》就是一部教导我们五伦大道规范的书,是教我们如何从根本上着手,处理好人际关系,以达到《大学》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学习、转化、落实《弟子规》,对个人、家庭、单位、国家、社会,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弟子规》的学习,我们提倡用细胞学习,就是要把这些文字内容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动作、言行中。而拒绝用大脑去学习,只产生评论和分别,没有实际行动。“一门深入,长时熏习”的方法,是学习的具体方法,要做到每日早晨和睡前诵读一遍,而不要刻意去理解文中的意思。时间至少以3个月为限。
社会没有外界和书本所描述的那么复杂,学习《弟子规》,让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学习圣贤的智慧,从而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您就会体会到原来追求幸福人生如此的简单!
学而时习之,对己对人,于私于公,好处无穷。至于具体内容与真实受用,当然是有赖于我们去详看细习《弟子规》之后方才知道了。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
(本文参考资料:弟子规网络资料)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南无弥勒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南无灵吉菩萨。南无韦驮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耶稣基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
赤声火金刚。定持灾金刚。紫贤金刚。大神金刚。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平台
(zhuge896)
可以通过zhuge896加入或者扫描加入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公益平台,欢迎喜欢国学的有缘者加入。
共同研究国学、传播国学、实践国学。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