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传承:请呵护孩子的文化基因(图)
中华文化,需要传承。因为传承,中华民族才流传至今。
---- 诸葛长青
大约少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唐诗宋词。中秋,李白会浮上亿万国民心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端午是拜祭屈原的诗魂;春节就轮到了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送别,则用王勃来安慰亲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大师到庶民,大都有过小时被父母搂在怀中,课读《三字经》《千字文》或浅显古诗的温馨记忆。
中国文化就这样薪尽火传,浸润着一代又一代,如同中秋那一缕淡淡的月光,被先人渗入魂灵、拢在怀抱、噙于口角、化作基因,不但入诗入骨入相思,还亲切到可以入口入味入肝肠。说咱们是诗国,不算溢美。
诸葛长青:文化是泉水,滋润人的身心,让人健康成长。我们忘不了唐诗宋词的魅力,忘不了四书五经的智慧、忘不了道德经的哲理、忘不了佛学的超凡脱俗、忘不了岳母刺字、忘不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忘不了李世民为人才双膝下跪、忘不了汉武大帝振兴汉族、忘不了毛泽东为人民默默流泪.......
眼下的基础教育,国学的浸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人们时常追思先贤,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指战员,抑或是领导干部,业余都雅好诗书,那份修养,要么是自小偏得的家教,要么是源于幼学根柢。如李四光、陈毅们,都自小浸润在国学氛围之中。当时的“基础教育”,凡学问均为“国学”。后来,在东渐的西学面前,“国学”不得不退了一箭之地,才缩头缩脑起来。
而今,世界被一“网”打尽,孩子们目迷五色,连教育界也有些迷失。国学根基,如今又被各种诱惑渐次蚕食。除了语文课本中的零星古诗文,中小学生已经鲜有亲近国学的机会,上了大学,术业有专攻,离国学更为遥远,他们对诗词、书法、雅乐的隔膜,就不足为奇了。
这样的现状,颇令人扼腕。要知道,那些美妙蕴藉的诗词诵读,不独培养出中国孩子典雅的表达,更能滋养出峨峨兮若泰山、汤汤乎如流水的文化基因。
所谓文化基因,记录着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语言、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一个曾经落后挨打的文化古国,在经济高速起飞之际,暂时因无暇回顾而失落了国学,或还能理解,但是,当物质生活渐次丰盈,对文化基因的追寻甚至重建,就迫在眉睫,必须从孩子开始。否则,一代在基础教育中被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孩子,等于被文化之母遗弃。“无根”,则必有文化抑郁与惶惑,又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坦然自处于世界文化之林?
教育的功用,是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地认识文明的价值,为文明的传承和创造服务。在时代的新进步中,新一代肩负重任,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一道,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因此,请在基础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给李白、杜甫们更大的空间,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机缘被中华文明的薪火淬过,让那一片源于屈陶李杜、飘自王杨卢骆的清风朗月,在新的时代,继续吹拂照耀今人,给我们的心灵一份满溢充实,让下一代依然优雅如瓷、坚韧如丝,让这份“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传承下去……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耶稣基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平台
7、诸葛长青施食仪轨(文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0n2fl.html
8、诸葛长青施食仪轨(图画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ree.html
9、诸葛长青施食仪轨(视频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uygr.html
9、诸葛长青施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_1.html
11、施食回向地狱:怎样回向地狱众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5.html
13、如何念佛:念佛仪轨念佛方法:
14、诸葛长青念诵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5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