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视点:煤企涨价,煤市堪忧
今年9月下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曾提出,要促进煤炭价格理性回归,力争把国内煤炭市场动力煤价格回升到0.1~0.12元/大卡。以发热量5500大卡测 算,动力煤吨煤价格将回升至550~660元。国内大型煤企纷纷响应号召,从8月起结束之前的连跌状态,进入“每月必涨”模式,至12月份已实现“五连 涨”,神华集团的煤价累计上涨了54元/吨。
神华集团下水煤长协价格(元/吨) |
||||||
煤种 |
7月1日 |
8月1日 |
9月1日 |
10月1日 |
11月1日 |
12月1日 |
神混1-5500 |
475 |
479 |
484 |
499 |
514 |
529 |
12月神华下水煤价在11月基础上又上调15元/吨,中煤、同煤、伊泰也紧随步伐,跟进上调煤价15元/吨。中煤平四煤种因卡数较低,配煤不如其他高卡 煤种优势多,所以此次仅上调12元/吨。优惠方面,硫份优惠政策较11月没有变动,量大优惠上则加大了力度,平六、平八、平二、平七四大煤种量大优惠均下 调总接货量,5元/吨优惠由总接货量5万吨下调至4万吨,10元/吨优惠由总接货量10万吨下调至8万吨,平九煤不仅恢复5元/吨的少量优惠,总接货量也 相应下调。
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完成29100万吨,同比减少2700万吨,下降8.5%;环比减少100万吨,下降0.3%。煤炭产量同环比双降,限产政策效 果显现,一定程度上支撑煤价上涨。同时,10月份煤及褐煤的进口量为2013万吨,同比减少424万吨,降幅17.4%;环比减少103万吨,降幅 4.9%。进口煤量的减少也在供应方面利好国内煤价回升。
虽然产能过剩问题稍有缓解,但下游用煤需求乏力局面不改。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虽继续回升,但与用电量增速持续增长不协调的是发电量增速有所下滑,10 月份全社会发电量增速仅1.9%,其中火电发电量已连续四个月同比下降,除了季节性因素影响外,也反映出市场对火电的需求并不强劲。下游电厂日耗维持低位 运行,库存持续高企,截至12月4日,六大电厂库存总量1376.7万吨,日耗59.7万吨,可用天数23天。
寒潮来袭,现已进入冬季取暖用煤高峰期,但下游需求旺季不旺,加之煤企接连上调煤价,电力集团拉运积极性降至低位,港口煤炭市场愈发冷清。12月1日, 神华提价当天,秦皇岛港锚地船舶数量下滑至27艘,其中已办手续船骤降至1艘水平;12月2日,锚地船舶降至17艘,其中已办手续船仍仅有1艘;12月3 日,锚地船舶低至13艘,其中已办手续船仅有2艘。截至12月4日,秦港锚地船舶数量创历史新低12艘,港口作业形势为四年来最差,严峻情况历史罕见。秦 港库存迅速积压走高,12月5日飙升至710万吨,为四个月以来最高存煤水平,后期去库存压力倍增。
到港拉煤船舶数量急剧下降,海运费也进入快速下行通道。从11月底开始,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不断走低。截至12月4日,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收于 574.69点,比周初下跌7.1点,比上周同期下跌11.93点。具体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线,12月4日与11月27日相比,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 吨船舶的煤炭运价下跌0.7元至32元/吨,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下跌0.8元至22.6元/吨,至张家港航线2-3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下 跌0.5元至28.4元/吨。
大型煤企顶住下游需求低迷的压力,强行拉涨煤价,但国内煤炭市场的成交价格受实际需求影响并未出现大涨行情,大多维持前期价格水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暗 跌现象。一些中小贸易商为了加快出货、回笼资金,选择降低煤价以吸引买家。神华等大型煤企继续逆市上调煤价,市场尚不能支撑如此高价,煤企提价也只是徒 劳,难改“煤弱电强”格局。
青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分析师: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