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省经济崛起靠刚需品牌产品


对于国内资源大省前10月工业规模以上增速,云南、甘肃、宁夏、黑龙江分别是7.7%8.4%8.1%2.4%,10月工业规模以上增速新疆6.9%、云南6.5%、广西7.5%、黑龙江1.5%、青海4.8%、河北6%、山西-1%、辽宁-2%,黑龙江、山西、河北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全国最后几名,分别是5.2%5.6%6.2%,现在吨煤只够买瓶饮料。过去几年资源大省纷纷开发煤炭产业链,比如煤--铝、煤--化、煤--化、煤--材,自以为就可以转型升级了,实际上不堪一击,中美气候协议已经让煤碳产业链成为边缘过时的产业链了,国内有专家认为煤炭产业链主要是过剩,本身并没有坏处,建议发展制造业。笔者恰恰相反,认为迷恋于煤炭产业链是一种恋恋不忘传统产业的表现,应该降低煤炭产业链发展规模,上马刚需产品制造业而非各地装备制造业产业,如山西、云南、青海等资源大省。

 

刚需品牌产品有哪些发展空间?

 

笔者认为刚需产品主要有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化、保健化,再通过规模化、股份制包装,再通过笔者的综合创新的一系列创新就可以搞定了。

 

发展穿戴产品可以切入刚需市场,但是服装鞋子过剩,如果通过特色化、款式设计引发惊叫、体现出民族文化企业文化设计师风格、制造混合创新、销售混合创新、渠道混合创新、服务混合创新,就能带来别具一格的靓丽,自然引发消费者追捧了。

 

穿戴产品主要有服装、鞋帽、眼镜、手提包、背包、旅行箱、首饰、饰品、腰带、围巾、领带、头饰、发饰、服饰等等。

 

笔者认为,食品、穿戴产品、旅行产品一定要发挥整体性、有机联系,最关键的是要大型品牌知名度,可以提高销售价格。

 

对于这些食品穿戴产品旅行产品即需要创新又需要打响品牌知名度,还需要通过各种整合,还需要通过各种创新,才能提高利润率、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整合管辖范围内这些产品企业群属于上策,新打造属于下策。这种刚需产品会生产是一回事,会销售是另一回事。如果销售失灵,这些也是白弄了。所以,需要对口行家来指导操作,才具有意义。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专家,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提出综合创新超越技术创新,抛出第四驾马车,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网络搜其《全球缺乏“离岸”经济创新认识》、《企业综合创新将赢全球10年》、《谁在忽悠中国企业创新》、《世界100强企业为何大量衰退》、《李克强创新乘法还需整合和综合创新》是创新最好研究,被指导企业业绩能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