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见到笔者写治理(即是governance ,香港差劲翻译为管治),猜我一定写大堆规条,结果我写了几次「眼」力。上周「转盈飞鹰」刊出后,有读者马上追问李宁国际(2331)个案,今次并不打算单讲这企业,会模拟库克╱苹果。
认人胜认略
很多评论员扮抽离、纯谈企略而不谈人,但谈人比谈略重要。为何人先于略?一家(上市)公司,其略基于人,同一个主政人手笔,方略变化有限,所以认人比认略紧要,买股其实是买人。
东西方的李宁王子╱李宁vs 库克╱苹果两组别相比,市值(54 亿元人民币╱4224 亿美元,数据源:2013 年1 月29 日Morningstar 网站)好像不大对称,其实两企雷同不少。苹果由于乔布斯殁、库克接任,进入2.0G(代),而李宁由于李宁王子经营失利,权力旁落,已经被逼与TPG 基金代表老韩金珍君共同执政,成正副主席╱联席CEO,在传承来说,进入1.5G(代):李宁王子传了半个位给TPG 金珍君。
苹果要进入中国,但未竟全功,TPG 未入主李宁前,相信曾梦想有一天带它冲出中国,那怕是由天山南路,出中亚攻入东欧,可惜,今天李宁品牌连大陆本土都未守得稳。
以前讲global(环球)一词,不同地区的人心里的地球,其实很不一样,美国的「跨╱夸」国企业,定义是在美国已进入90%的省份,再加两个外国城市,其实多数是欧洲,如伦敦加法兰克福,就算业务跨国成功;中国企业定义,来香港上了市,跨过深圳河,就算是资金国际化,东西(中美)企业各自说自话,其实仍然是环球开发幼儿园生。
但现在不同,先讲市占状态,若企业打不入中国,不能不在中土站稳脚,这企业未算业务环球化,谈到资金,哪里没美欧资的份儿?几乎在任何地方的上市公司,背后的资金一定渗入美欧思维,推动管理层以至运营全球化,而刚巧苹果就未完全进入中国,李宁则完全未走出中国。两位CEO:李宁王子与库克都不能令投资者满意,李宁国际供股集资肯定是金珍君的手笔,不是李宁的驾车模式,而库克一味出新手机,全不考虑收购,两人的CEO 驾驶技术,都明显有局限。
未拿国际驾驶牌
真正的司机考牌,要笔试加路试,而且愈是先进国家愈严谨,因为城市愈先进自然愈挤逼,交通意外的社会代价愈大。公司上市是先进社会产物。
若司机(CEO)不懂驾驶,乱冲乱撞岂不是不得了!
先讲老大哥库克,被基金经理狂沽,数天内蒸发了500 亿美元市值,这数目足够买两间诺基亚或两间黑莓(数据源:2013 年1 月25 日《信报》高天佑的新闻点评),这个不单是市值模拟这么简单,而是库克并未有把收购这变身方法放在他的议程,要贬抑他,可以说他是有operation strategy (运营略),而缺乏cooperate strategy(企业略),你可以刻毒一点,以iPhone5 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它是product strategy(产品略)都欠奉,与香港厂佬在旧业务死锄烂锄没有分别,宁愿阴干都不愿收购新类型业务求生,这见识水平,在一等一大学,工商管理本科生都应该算不及格。
上善若水
至于李宁王子又怎样,用庄园思考或天朝思考来形容都是差不多,上了市后就希望一帆风顺,一往直前,由李大哥带一众持分者,愈赚愈多,可惜没人教他,上市公司不是你用来造福万民(持分者)的私器,而是:用来见机遇危时,有个集资平台,过渡下一阶段;平日要像运河办公室,理顺潮水,令股票流动涨落,是否「上善」就不敢妄语,但令股票「若水」流动,却错不了去哪里。
政治评论员流行骂政客「小学鸡」,笔者实在骂不出口,交易所从来未出版过一本《上市公司如何经营》的「圣经」,乔布斯传落过多少墨教库克?李宁王子去哪里找过上市公司经营教练!?两个都是无师难通,未认识各种技巧难以厚非。MASTERMIND 的法说是:「上市前,是一盘生意,卖一种商品;上市后,是两盘生意,卖两种商品」。
本文来源:信报财经新闻,联系电邮:[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