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业家选择结束生命背后真正的真相


 

  近十多年,成功学很火,富豪成了主流一切生活的目标,更震惊的是富豪自杀,倒逼人们退步来看成功这回事。从1980年开始竟然有1200位企业家自杀。显赫背景、事业狂、成功民营企业家、成功者特有的自信、年轻人的偶像,一切世人拼命追求的,他们为之疯狂卖命累积的资产一夜间易主,英国《金融时报》的撰稿人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厌弃生命是需要勇气的!这是勇气的问题吗?

  分类自杀的理由:1,营商背后政商链条被摧毁 2,长期高压下的心理抑郁与脆弱  3,野心大于能力后的债务风险  4,事业顺遂但情感危机下的厌世等等,也有更多专家从心理学分析说:他们的自杀都是临时起意的自绝,是生理和心理临界点上的崩溃现象,就像电脑系统瘫痪当机时的状态——瞬间行为,从社会面讲是商业环境恶劣加之身体这部机器抗压机制长期疲惫后的罢工,更有一个突出原因:财务不干净导致的内在冲突。

 

  如果所有的分析都只到这里,这永远是个无解的社会扭曲现象,永远有越来越大的追求财富和厌弃财富两种冲突对抗的社会隐性心理,让人们既爱又怕它。究根到底,这一切的根源是金钱与人们灵魂分裂的恶果,它不仅在恶性事件中最坏最直接的呈现,也在95%活着的人那里,多多少少的发生着。

 

  我们活在金钱定义的文化里,不管在东盟还是欧美,我们从还是婴幼儿时期就从家庭生活、家庭的社交群的生活认识金钱的力量,我们看见我们的父母多大程度上为了何物而怎样的赚钱,我们看见金钱如何塑造了父母、朋友与我们自己的观点与人格特质,甚至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迪士尼式的主题乐园这些侵略性的消费文化通通把还是幼儿时的我们诱惑到这种金钱关系:花更多钱,获得更多欲望和满足。

 

  我们的文化:“缺乏”、“越多越好”、“世界本就如此”,这样的内隐普世价值,让我们在与金钱的关系上,要么被它终生控制,要么被他操到死。我们所接受的史密斯的现代经济学,背后的机理就是运用最原始的贪婪做资源分配的动力,曾任比利时中央银行的主管,也是欧元的设计者之一,他在《论人类财富》的著作中说,贪婪和害怕缺乏是人类本性外被植入金钱系统里并被人们习以为常的。缺乏感与实际的资产金额无关。用极度需要钱的人的视角来看,富豪应该不会被缺乏感折磨,恰恰,他们被此折磨的程度与非洲的难民差不多,他们对金钱的恐惧和压力大过了财务自由的满足感,越多越好让他们越玩越大,就像游乐园的海盗船,不到高点不兴奋,越到高点越担心摔的更惨。钱花上几辈子都用不完的富豪,让你难以置信的是他总是焦虑资产缩水、投资失败。

 

  特蕾莎修女认为美国的灵魂贫穷现象比她在世界任何地方所见的贫穷更深层——人们在物欲过度的习以为常里丧失了内在和在钱之外的价值感但美式享乐正随着贵妇们迷的奢侈品、小资们追的美剧、刺激消费的信用卡、越来越植入行销的性感广告被我们膜拜,我们内在的盲目、被催眠更加速了我们膜拜的力量,我们在处理所有我们与外在的金钱关系上,更加的自卑,连锁效应是贪婪、偏见、麻木、冷漠、自私,金钱关系控制了我们与外在事、物、人的一切关系,甚至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方式。轻易放弃生命的“成功”企业家就是这样模式路径的现行者。

 

  缺乏感产生恐惧,让我们奋力成为不是弱势、边缘化与输家的那一个,所以我们在自己设定安全的边界里总是填充和获得,再将垃圾和代价丢给边界外(另一个别人的边界内),美国——仍然是这种金钱模式最好的行动家,当再多都不够时,填充和追逐就成了一种瘾,上瘾的人无意识的被控制,忽然中断就会引致丧命。

 

  金钱是股流,我们赋予它什么力量,它就会带着这种力量流过我们的生命。“成功”企业家选择结束生命,正是让我们反思:我们,与金钱的关系应该开始怎样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