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实践


“最佳实践”( Best Practice),无论汉语或英语,从字面上都不费解。而作为一个管理学词汇,一个管理咨询专业常用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含义,并被收入维基百科的词条。
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定义是:
1.经过经验和研究证明有效达到预期结果的技巧和方法(“A technique or methodology that, through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has proven to reliably lead to a desired result.”);
2.能够使组织取得优异业绩的成功策略、方法、流程;最佳实践是优异成绩衍生出的副产品(“The winning strategies, approaches, and processes that produce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an organization. A best practice is a by-product of a successful end-result.”)
用通俗的汉语说,最佳实践指的是技术、方法、策略、流程,是从成功经验中总结出的好做法,可以产出我们期望的结果和突出的业绩。
维基百科举例说,ISO系列国际标准,是质量管理的“最佳实践”。ISO指导企业制定一套制度,把质量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定义、标准、操作程序等格式化、规范化、固化,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其它广为人知的最佳实践还有:用“使命宣言”宣示企业的市场定位和责任目标;用“平衡计分卡”来实施企业战略;用“体验式培训”启发人改变态度;“助导”(facilitation)可帮助管理者学习管理,“授人以渔”;“员工持股计划”可让员工树立主人公意识。而丰田创造的“现场管理法”和“看板”是局部管理活动的最佳实践。
我国的企业人每天都在探索和创造新鲜经验,例如华为的“全员持股”和CEO轮值制、李开复的“创新工场”(鼓励技术创新)等。 可以断言,有无数“最佳实践”有待发掘和传播。发现它们、推介它们,造福整个企业界,是儒商坞的使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