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突出生态建设 环保产业再迎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环保行业研究员徐一舟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随着城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资源和环境问题。

  随着城镇化、工业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我国面临十分严峻的水污染局势,部分地区水质甚至出现持续恶化的状况。在此背景下,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正按国务院要求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请国务院审议。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环保行业研究员徐一舟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城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在城镇化率高速增长的背后,生态意识淡薄引发了诸多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土地资源供求矛盾突出、能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废水排放、地下水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城市生态的脆弱性。

  图表:我国城市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

我国城市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_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产业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概念,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今后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将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缓解当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发展矛盾的必然路径,是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可持续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改变传统的重速度轻效益的发展路径,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城镇化率的提高。数据显示,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70%,特别是英国已经达到90%。相比国外,我国的城镇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协调好人口、经济与生态资源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当前制约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

  同时,徐一舟指出,水是生命之源,水污染防治是推进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的污水处理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高新技术设备匮乏、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差、产学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催热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再生水等与提高城镇化环境承载能力密切相关的细分领域。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中国生态工业园深度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2014》指出,建设新型城镇化,应以生态产业作支撑。要按照“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循环使用”的要求,积极培育生态工业。一是加快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严格限制在市区建立工厂;二是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开发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治理的绿色工业产品;三是要努力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物流和房地产以及文教卫生等生态产业,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带动和支撑生态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