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矿产战略资源


 稀有金属是有色金属的一个大类,包括高熔点金属钨、钼、钽、铌、锆;稀散金属镓、铟、铊、锗、铼;轻金属铍、锂、铷、铯;放射性金属铀、钍、镭、钋、锕等,再加上17种稀土金属,数目占自然界86种金属元素的三分之一强。2003年12月23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其中提及战略矿产资源的内容只有一句话:“建立战略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国家根据矿产资源供需现状及现有国力,对重要战略资源分期分批纳入储备序列”,并无明确指出究竟哪些矿产属于“战略矿产资源”。 

  
  在我国金属业内,稀土与钨、锡、锑向来被称为“四大战略资源”。但实际上,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还有很多稀有金属都具有重大的工业用途及战略价值。例如,铟主要作为包复层或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以增强耐腐蚀性;铟合金可作核反应堆控制棒;铟及铟的化合物在无线电和半导体技术中具有重要用途,包括电脑、电视、手机乃至飞机等平面显示器(液晶和等离子)的面板都需要用到铟。钼则主要用于钢铁工业,用作生产各种合金钢的添加剂,并能与钨、镍、钴、锆、钛、钒、铼等制成高级合金,尤其在军工制造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资源。至于稀土金属,由于具有许多优异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医疗、机械制造等当前主要尖端科技领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神奇的“新材料宝库”。在美国认定的35个21世纪战略元素、日本选定的26个高技术元素中,就包括了16个稀土元素。此外,被科学界称为“太空金属”的钛虽然不属于稀有金属,但因其早已无可置疑的重大战略价值,自然亦应该被列为战略矿产资源。
  
  焦炭(本文专指高炉焦、铸造焦、铁合金焦等冶金用焦炭)是冶炼钢铁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原材料,没有焦炭也就不可能生产优质钢材。我国是焦炭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焦炭市场的主要出口国。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共生产焦炭13879万吨,其中出口1472万吨。2004年,中国焦炭产量达到2亿吨,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贸易量超过世界60%的份额。来自美国、欧盟以及日本、韩国、印度等世界级钢铁制造企业每年均须从我国进口大量焦炭。因此,虽然焦炭并非稀有矿产,但因其在工业生产及发展经济方面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也同样应该被列为战略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