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评论员对余额宝小骂大帮忙?


 

 

这几天余额宝的关注程度更高了,缘由却有些滑稽:央视的一位评论员连续发声,愤怒斥责阿里旗下的余额宝是吸血鬼,呼吁要尽快取缔。文中振振有词地声称,余额宝与银行较力,是动摇了国家的金融命脉,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贷款利息负担,实属十恶不赦云云。

该评论员貌似维护社会正义,实为替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的传统银行们代言,其真实的意思是:金融领域是我们的地盘,余额宝凭什么要来分一杯羹?在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如此的倒行逆施才真是岂有此理呢。作为一种金融创新,阿里巴巴合理地运用目前的金融市场规则,针对传统银行运行存在的种种弊端,推出了余额宝这种金融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吸纳了大量的社会闲余资金。人家没有采取任何不正当手段,完全是用看得见的利益,及明显的便捷、安全的方式,形成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用户可以使自己的活期存款获得较高的定期收益,并且每天都能实现利息入账,并可随时用于支付。这样的待遇,用户在传统的银行那里以往根本无法想象。况且,在移动互联网空前发展的今天,用户可以用自己钱包里的钱,坐享高额收益,这样的好事用户当然不会放过了。

说白了,余额宝让广大普通用户得到了实惠,又引导了金融领域市场竞争的正确方向,何罪之有呢?在市场竞争的必然性面前,处于比较被动的传统银行,当下明智的选择不是抱怨,更不是借助舆论和行政手段来企图扼杀竞争对手。有句话说的好啊:得民心者得天下。余额宝如今的竞争优势,是因为它给民众带来了利益,形成了互利共赢。那些银行为何不效法人家,将自身的生存安危真正与民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呢?从本质上说,余额宝今日的成功,就是建立在那些银行老爷的不思进取和对民众利益的巧取豪夺上。站在民众利益的角度上说,余额宝这种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就是在给传统银行的落后敲响了警钟,也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据最新报道,一些反应快的银行,已经推出了类余额宝产品了,这一事实也从某个侧面证明,余额宝是与时俱进的金融创新产物。

对于普通民众说来,在理财方面从来是处于弱势的地位,钱存在银行经常是负利率的状况,但却别无选择。而那些坐地生财的银行们,却始终处于制定规则的强势地位,百姓们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余额宝的出现,一举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格局,尽管钱最终还是流到了银行账上,但因为有了余额宝的集群效应,普通民众可以联合起来由余额宝代表与银行议价了,从而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利息所得。这本是民众应得的利益,怎么是“吸血”呢?以往银行用那么低的利息就打发了民众,才是名副其实的吸血鬼呢。

这么多年来,民众总是在抱怨理财的途径缺乏,尽管都知道有钱存银行不合算,但投资楼市被禁,股市的风险又那么高,实在是无路可走啊。如今有了余额宝一类的选择,当然要算是一件幸事了。但遗憾的是,余额宝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它的问世至今还不满一年,很多民众并不了解它的规则和诸多好处。的确有必要将其推而广之,让更多的人都能了解它,并尝试进行实际的体验,从中领略到互联网金融的精彩和实惠。从这个角度上说,那位央视的评论员倒是在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他通过对余额宝的谴责,制造了一个新闻事件,引起了社会性的广泛关注。作为普通老百姓,认识一件事情的好坏其实很简单,实际体验一下就知道事情的本来性质了。余额宝没有门槛,只要开个支付宝账号,存多少悉听尊便,多存多得嘛。无论你是骂还是捧,引起民众的关注才是硬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那位央视评论员的初衷究竟是什么难以查考,但从实际效果上看,却真是为余额宝启动了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呢,算是小骂大帮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