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文化:薛绍彭《晴和帖》


 #书法#薛绍彭《晴和帖》又称《大年帖》,纸本,草书,纵25.1cm,横34.8cm。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晴和帖》是致“大年太守”的一封信札,为行草书。此帖酷近于王羲之的《初月帖》,法度森严,风格古雅,用笔遒劲流畅,是薛绍彭传世书作精品。 

 
薛绍彭,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月不详。北宋书法家。宋神宗时人。字道祖,号翠薇居士。恭敬公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自谓河东三凤后人。官至秘阁修撰,出为梓桐槽。家藏晋、唐法书,名画甚多,与米芾每以鉴赏相高,得以计较。工正、行、草书,笔致清润遒丽,具晋、唐人法度。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宋危素赞其书:“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也。”存世书迹有《诗卷》、《兰亭临写本》及《昨日帖》、《随事吟帖》、《晴和帖》等。《昨日帖》,纸本,行书。纵 26.9厘米,横29. 5厘 米。《珊瑚纲》、《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曾刻入《三希堂法帖》
 
 
 
#书法#薛绍彭《晴和帖》又称《大年帖》,纸本,草书,纵25.1cm,横34.8cm。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晴和帖》是致“大年太守”的一封信札,为行草书。此帖酷近于王羲之的《初月帖》,法度森严,风格古雅,用笔遒劲流畅,是薛绍彭传世书作精品。 
 
薛绍彭,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月不详。北宋书法家。宋神宗时人。字道祖,号翠薇居士。恭敬公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自谓河东三凤后人。官至秘阁修撰,出为梓桐槽。家藏晋、唐法书,名画甚多,与米芾每以鉴赏相高,得以计较。工正、行、草书,笔致清润遒丽,具晋、唐人法度。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宋危素赞其书:“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也。”存世书迹有《诗卷》、《兰亭临写本》及《昨日帖》、《随事吟帖》、《晴和帖》等。《昨日帖》,纸本,行书。纵 26.9厘米,横29. 5厘 米。《珊瑚纲》、《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曾刻入《三希堂法帖》
 
 
 
#书法#薛绍彭《晴和帖》又称《大年帖》,纸本,草书,纵25.1cm,横34.8cm。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晴和帖》是致“大年太守”的一封信札,为行草书。此帖酷近于王羲之的《初月帖》,法度森严,风格古雅,用笔遒劲流畅,是薛绍彭传世书作精品。 
 
薛绍彭,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月不详。北宋书法家。宋神宗时人。字道祖,号翠薇居士。恭敬公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自谓河东三凤后人。官至秘阁修撰,出为梓桐槽。家藏晋、唐法书,名画甚多,与米芾每以鉴赏相高,得以计较。工正、行、草书,笔致清润遒丽,具晋、唐人法度。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宋危素赞其书:“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也。”存世书迹有《诗卷》、《兰亭临写本》及《昨日帖》、《随事吟帖》、《晴和帖》等。《昨日帖》,纸本,行书。纵 26.9厘米,横29. 5厘 米。《珊瑚纲》、《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曾刻入《三希堂法帖》
 
 
 
#书法#薛绍彭《晴和帖》又称《大年帖》,纸本,草书,纵25.1cm,横34.8cm。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晴和帖》是致“大年太守”的一封信札,为行草书。此帖酷近于王羲之的《初月帖》,法度森严,风格古雅,用笔遒劲流畅,是薛绍彭传世书作精品。 
 
薛绍彭,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月不详。北宋书法家。宋神宗时人。字道祖,号翠薇居士。恭敬公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自谓河东三凤后人。官至秘阁修撰,出为梓桐槽。家藏晋、唐法书,名画甚多,与米芾每以鉴赏相高,得以计较。工正、行、草书,笔致清润遒丽,具晋、唐人法度。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宋危素赞其书:“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也。”存世书迹有《诗卷》、《兰亭临写本》及《昨日帖》、《随事吟帖》、《晴和帖》等。《昨日帖》,纸本,行书。纵 26.9厘米,横29. 5厘 米。《珊瑚纲》、《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曾刻入《三希堂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