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奥巴马政府越来越走低,虽然奥巴马喊的口号很好;国务卿克里四处煽情越来越无效,甚至共和党参议员麦肯恩爆出奥巴马承认中东政策失败;美国军事盟友在其政策的影响下,日趋无奈。政治挂帅的军事影响力正在大幅下降,除了威慑之外,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伯南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持续整个任期,表面上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积极效果,就在市场预期将持续平稳推出QE,其继任者耶伦在没有正式上任之前就疑似发出了第一道紧急指令:宣布维持货币政策不变。
美国面临中期选举,低调的共和党人可能重新掌控参众两院,这是在野党“执政”的标志。假设成立,美国政治角力将拖累美国经济复苏,导致经济政策不稳,影响美国制造业和就业率。美国制造业经历了5年来的煎熬,疼痛感逐渐消失,正是重新调整的事情。实际上不仅中国需要结构调整,金融危机之后往往更是美国结构大调整的时期。但是,并没有看到美国总结并出台防范这类危机的更有效的措施,只是奥马巴政府东一榔头西一锤的四处“演讲”。
美国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美国经济状态。经过五年的QE政策,世界经济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金融危机的拖累下都是积极的出台各种刺激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看看中国4万亿的刺激造成国内的巨大变化,就知道其他新兴经济体变化肯定也不小。美国经济不是“一国”经济的简单模式,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经济体的核心部分,美国经济结构这5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换言之,它相对滞后了。虽然,美国制造业回国,但是,这只是一种美好政治愿望,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必然趋势。
伯南克的QE政策对美国来说是奏效的,造成预期美元升值的信心和部分事实。不难看出,耶伦和伯南克是一脉相承的货币政策制定者,相比伯南克,耶伦浅薄之处在于:伯南克似乎并没有宽而“后发”的“狠劲”,而耶伦似乎对市场预期有强烈的控制欲望。伯南克在政策走势上,成竹在胸、自然自在,没有“预期”的预期心态成为其重构美元霸权的关键。耶伦与伯南克政策的不同可能出现在,耶伦假借“女性形象”继续其温和货币政策,重塑自己作为美联储主席领导下的美国经济及美元权势。
新形势下,美国金融业仍然是世界霸权地位,金融危机这五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金融方面的国际参与度提高、渗透有了初步的“规划”,主要表现在合约性的“瓜分”世纪金融市场,当然,美国也在签定合约以维持美国金融业的霸权地位。对于美国来说,金融业的全球化或者说“多中心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美国如何在金融业分流中,坚定自己的立场至关重要。耶伦的这第一道指令,对美国金融业继续参与美国金融业渐失霸权地位的全球金融业有利。
世界经济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中美竞争的态势。金融业,中国和美国客观上还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是,中美之间的这种关联势必仍然是美国金融业的相对最大挑战。中国货币政策脆弱及弱势走向,以及制造业的红利渐失,4万亿刺激的泡沫后遗症,都会影响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世界第2大经济体和第1大贸易国。中国经济的泡沫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资产总量不及美国,贸易顺差持续、持有美国国债继续攀高,这都让美国经济复苏如鲠在喉。
美国金融业的恢复,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如何面对中国经济,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新课题。哪怕是美国曾经“修理”过日本,但是,曾经的日本远不及今天的中国对美国可能的“颠覆”性挑战。中国要做的是预期“挑落”美国老大地位;而曾经的日本则没有这样的实力和信心。美国今天的金融业相对体制完善,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控制力。问题是,美国制造业业已形成的疲态和窘况不是“创新”发展所能提振的。美国金融业对制造业的绝对贡献事实上已经成为美国制造业发展的心病。
美国制造业的强势地位仍会继续,这也会为美国金融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亟需创新来提振,从而促进金融业的完善和提高。不论美国怎么强调美国制造水平的高超,大市场还是在国外,准确的说是在新兴国家,其中中国占了大头。而美国和中国的互不信任又遏制了这种高科技的贸易。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实力被分流之后,自感“无趣”,也“满足”于来之不易的“新兴大国”头衔和优惠待遇。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美国孤芳自赏和“一头热”是自寻烦恼。
2014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元年,经过去年一年的政治经济布局,今年中国将在多领域全面进入攻坚克难时期。人民币国际化势必建立更多的国际“安全岛”,以点带面持续国际化。耶伦可选择的政策并不多,无非是“放水”还是“抽水”,这背后的依赖是美国金融业的信心,对美国金融业的信心来自美国政治和经济的强势地位。中国相对是“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塑性,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债,在更多领域可以施展金融优惠外交政策,以博取长期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厚政策”。
耶伦及美国2014年展望。美国就业市场在5年的低迷之后,人们“自动”会逐渐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从而提升美国的就业率。受到冲击的房地产业在拉动经济方面也会随之量化宽松预期缩减有所提升,从而带动美国经济从“不得不”中逐渐走强。耶伦的政策势必继续QE适度宽松态势,以“滋润”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振美国普通民众的工作热情,消除刚刚发生的QE缩减规模对美国金融业的震荡。
耶伦应该清楚,像年前金融分析人士指出的伯南克退出QE的“阴谋论”,并不是美元走强的良策,如果美联储真的是预谋毁掉新兴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恢复美元霸权而择机退出,那比当初美国实行量化宽松遭到的国际指责更危险。毕竟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美元除了保证自己是第一之外,不应该在有过多的非分之想,那是不现实的。
美联储内部的“鸽派”和“鹰派”是滋养在美国资本主义的血液里的毒瘤,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资本利益集团的重大决策,美联储内部的斗争一点都不逊于共和民主两党的公开政治斗争,磨刀霍霍的耶伦,控制欲望不要太强。至于耶伦的任期,可能是两届,毕竟其年轻,而且奥巴马政府注定是一场糟糕的表演,政客们顾不上这些了,没有权力哪有钱可言,但是,这对于耶伦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2014-02-04*20:09于广州PHcity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
姓名:耶伦Janet yellen
·
· 性别:女
· 工作单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 职务:主席
· 国籍:美国
· 出生日期:1946年08月13日
· 毕业院校:耶鲁大学
· 所学专业:博士
· 最高学历:博士
· 所属行业:银行业
· 爱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