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系徽设计


   

    摘  要:医学院校的卫生管理应该以“诚于为人、能于治事、精于管理、善于研学”为理念人才培养理念,以“蛇绕拐杖”与“大鹏展翅”的整合体为系徽,以“耳听、眼见、手动”三个环节以及“目标系统、措施系统和考核系统”为三大系统保证人才培养理念的落实。

   关键词:卫生管理;人才培养理念;系徽设计

 

 

卫生管理专业是我院六大本科专业中唯一的非医学类管理专业。本专业以管理、信息、医学为三大支柱进行课程设计与文化知识的培养,并以“诚于为人、能于治事、精于管理、善于研学”为理念进行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一、卫生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设计

    一是培养学生的为人之道(诚于为人)。为人是治事与治学之先。为人本质上是内在高尚品格的外在行为表现。要深刻领会与践行为人之道,培养高尚的人格与修为是内核,而掌握合理有效的人际技巧与塑造符合的伦理规范行为是外核。所以,我们培养学生为人之道的关键是内养善心、外塑德行。

二是培养学生的治事之能(能于治事)。事者,问题也。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深刻性的思考问题与根本性的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具有治事之能的人才是管理学专业的首要目标。卫生管理专业(医学与信息方向)培养的就是能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了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治事之能,我们根据卫生管理专业的特点将学生的能力分为“四子”,一是“活脑子”,也就是快速把握问题本质,并迅速提出解决对策的思维能力;二是“嘴巴子”,就是厚积薄发的理论水平、淡定自如的心理素质和能说会道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心、口、脑三位一体的互动能力;三是“笔杆子”,妙笔生花的书面表达能力与应用文写作能力;四是“泥腿子”,上传下达的活动能力、脚踏实地的办事作风与敢办难事、能于办小事、乐于办杂事、勤于办小事的被管理者素质。总之,善思、能说、会写、勤劳是提高管理能力的四大支柱,卫生管理专业就是要培养具备这四个能力的高级人才。

三是培养学生的管理之技(精于管理)。管理的本质是管人理事,其中“理事”是目标,“管人”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要提高管理之技,必须具备四项能力,一是理事的能力,即问题根源、对策的思考能力与任务性质、类型的识别能力;二是识人的能力,即人才素质类型、层次的准确定位能力;三是善任能力,主要是在人、事进行类型、层次的合理匹配之后将人任命到其能干、愿干的岗位;四是管人能力,主要是通过软性、硬性的激励机制、规章制度促进人在治事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是培养学生的研学之术。学者,道之领悟与继承也;研者,道之反思与创新也,学与研如禽之两翼,缺一不可。然而我们在人才培养中一直重学轻研,结果培养的人才缺失创新能力。卫生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倡导研学之道的初衷就是以研导学,以学促研,通过学、研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

    二、卫生管理专业的系徽设计

 

 

系徽内涵:整型为“蛇绕拐杖”与“大鹏展翅”的整合体,代表两层含义,一是代表专业本质内涵: “大鹏展翅”形似G,代表管理,“蛇绕拐杖”代表医疗卫生,两者合起来就是“卫生事业管理”。二是意喻专业发展的辉煌前景,“大鹏展翅”意喻我院卫生管理专业将如大鹏一样搏击长空,越飞越高;而图形中的“闪闪红星”又意喻公管专业全体师生将通过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不断改革与发展,做大作强,成为右江民族医学院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其中“蛇绕拐杖”是通用的医学标志,其中“蛇”代表药到病除的精湛医术,“杖”代表以患为本的人文关怀。“蛇绕拐杖”也表征着我院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精于医术、诚于人品。

 

     三、卫生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实探索

“诚于为人、能于治事、精于管理、善于研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本质就是要在知识教育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德、才、能、技四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要培养德、才、能、技的综合素质,要实现耳听、眼见、手动、脑思四个环节。“耳听”就是理论教学,“眼见”就是课后见习,“手动”就是毕业实习,“脑思”就是毕业论文。四个环节中耳听、眼见、手动目标是学以致用,即知识转化为才能,脑思目标是学以致用后的反思与提升,即才能想智慧的转化。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效实施,“要建立健全三大系统:目标系统、措施系统和考核系统,三者构成了素质拓展的总体模式”。其中目标系统是解决培养什么素质的问题;措施系统是解决如何培养这些素质的问题,包括谁来组织,怎么组织,什么时间组织的问题;考核系统是素质拓展效果评价与组织管理考核。三者的关系是立体交叉关系互相坚持,互相配合,以保证提高学生德、才、能、技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乔德君等.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2,12(1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