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中国,在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已经列入执政党和新一届政府今后的工作重点目标的时候,谈论市场化的种种弊端和不是,似乎显得格外不合时宜。不过,说出这种不合时宜的话的人中还包括现任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4年1月28日发表了第五次正式的国情咨文报告。在这次国情咨文讲话中,奥巴马突出提到美国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并且誓言要动用行政力量绕过共和党人占多数席位的国会,在今后的任期之内着力促进解决贫富分化问题。
此次国情咨文讲话中,奥巴马对之前他一致致力推进的医改法案也有提及,但和2010年那个首次国情咨文讲话中把医改浓笔重墨地加以渲染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次除了表示继续推进医改决不走回头路的决心之外,似乎一带而过。
想当初,奥巴马上任以后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就是医改。但是却遭到了共和党人的激烈反对。共和党人认为,奥巴马扩大医保的改革是和增税措施挂钩的,富人将会因此而承担更多的税收,虽则巴菲特这样的富人公开表示愿意多交税支持奥巴马,但大多数美国富人不愿意多纳税,并且说多纳税将会减少投资,而投资减少将会损害美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不过共和党人没有赤裸裸地把增税说成是对富人的损害,而是进一步将之解读为对全美国人民的损害,其逻辑是,如果投资减少,美国经济复苏与发展受阻,则会影响就业,从而影响到穷人的收入,所以,增税是一个对于穷人富人两败俱伤的措施,因此决不能接受。
不可否认,美国的市场经济的确是世界第一。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如果没有经济的增长,穷人的日子将会更加困苦。历来如此,无论是战争还是自然灾害亦或是经济危机,受到打击最深重的总是穷苦民众。但是,为何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会有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现象?如果已经实现的世界经济第一的国家会出现如此财富格局,怎么见得后来的国家和美国进一步的经济发展不会惯性地加剧贫富分化呢?难道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上有一个财富格局逆转的拐点存在?
美国自认为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而且自封为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裁判,但是奥巴马承认美国存在巨大的贫富分化现象而且是美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到了非要加以解决的地步。这再次给新兴市场化国家中那些鼓吹市场化可以达成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吹鼓手和传教士们一个极大的讽刺和一记响亮的耳光。
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分化的证明是浅显易懂的。市场的游戏规则就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也就是谁投资谁获利。那么是谁在投资呢?当然是资本家,是富人,富人资本家才有投资的能力。那么投资带来的利益自然也归属于投资者,也就是富人。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局就是富人市场上投资变得越来越富有,从而造成贫富分化的局面。
什么是贫富分化?实际的解读并不像字面上的含义,单从字面理解,哑铃型的财富分布也是贫富分化,而实际上人们谈论贫富分化是指少数人拥有大部分财富,而大多数人拥有少量的财富,是蘑菇状结构。用占领华尔街的人的解读就是99%的人是穷人。奥巴马坦承美国贫富分化,无意中也承认了美国所谓的民主的虚伪。民主是多数人决策,但现实的美国显然是资本在掌控一切,也就是富有的少数人掌控着一切,是财主。少数的富人对美国的掌控程度,从奥巴马的变革受阻就可以看出。
但现在在美国,代表富有阶层的共和党人却要说,富人的投资将会使得穷人受益。难道美国富人要改变市场经济谁投资谁受益的游戏规则?
美国世界第一的经济和严重的贫富差距并存,这种状况再一次证明了早在十九世纪就存在的现象:发展,仅仅局限于某些阶层。
纵观古今横看世界,时间流逝了,但市场经济运行的轨迹却没有改变。
蒋介石的中国就走在这条轨迹上。中国曾有人试图以革命的方式脱离这条轨迹,但现在的改革再次使得中国回到了这条轨迹上。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决心表明了掌控中国命运的人对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坚定信念。不过中国人在行进中打着的旗帜上写的口号依然是“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