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直通车,正确方向上迈出的一小步
从今年1月13日起,深交所进一步扩大了信息披露直通公司的范围和公告类别范围。信披直通公司范围扩大至信息披露考核为A、B、C的公司,直通公司数量占深市上市公司数量的比例达到了98.76%。
谈及信披直通车扩容对公司治理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开启了一个促进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和资本市场完善的“倒逼机制”,但是,如果真的想让这个倒逼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达成预期目的,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所,信披直通车的扩容,是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的一小步。
一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者就像是一个 “为子女操碎了心”的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他事事为“子女”(上市公司)包办、事事替他们负责(包括发行审查、信披审核等等等等)。于是,那些表现差的子女们乐得一身清闲,让把责任推给父母,而那些能力强、表现好的孩子们,却在父母的严令管束下无法施展、往往被迫混同于一般孩子,在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酸柠檬市场”中艰难地表现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竞争优势。
当前中国故事中层出不穷的炒故事、炒概念等脱离价值本位的投机现象,其实就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不足直接相关。而且,责任意识的建立和责任能力的提升,只能在责任主体真正自主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培养和获得。因此,深交所这次为信披直通车扩容,是一个值得为之叫好的管理变革举措。它把公司发展和成长的责任交还给了上市公司自己,让它们自己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是在正确方向上迈出的一步。
在资本市场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发现,决定着合理的均衡价格,甚至决定着一家公司能不能在资本市场立足。而一些很难被外界获取到的、不公开的信息,通常是最容易被人操控和利用的。这两年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被大面积“阻击”和“猎杀”,其实就是中国公司不善于主动进行信息披露和市场沟通的一个典型表现。它们以为只要满足了监管机构提出的最低法律层面的要求就万事大吉,却没有意识到,要在市场和投资人心中建立起对公司和股票的信心,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
因此,从对上市公司来说,必须清楚的一点是,如果自己不掌握更好的信息披露的主动权,那么就会有别人来替你向投资者“讲故事”。因此,学会积极主动地与市场、与投资者进行主动沟通,最大限度挤压谣言立足的空间,就成为上市公司的一门“必修课”。而深交所的信披直通车扩容,事实上就是给了上市公司一个及时、主动与市场和投资者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平台和工具。
然而,对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却发现,中国公司在这方面的能力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通过信息披露建立竞争优势和投资者信心的认识不足。披露信息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常常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缺乏实质性、有含金量的内容和信息。泛泛介绍多,深入分析少;事后表述多,预测性、前瞻性信息少;风险提示性的内容多,机会和价值说明性的信息少。而且,信息披露的系统性、一贯性、可读性差。
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外部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从对上市公司微观主体的深入了解分析来看,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一个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就公司治理水平而言,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分离、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审计意见以及事务所类型正相关,而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支付的审计费用负相关。就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而言,很多企业自身的基础管理薄弱,基础性经营管理信息失真、模糊、残缺,企业人员对数据和信息的分析、解读、预测、应用能力不足,相关信披责任人员对信披如何发挥作用、投资者关系如何管理认识不到位、履职能力不足。
因此,如果信披直通车能够有效运行的话,将会很大程度上倒逼企业提升自己的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个可喜的现象是,我们已经注意到有部分绩优企业开始加大自愿性披露力度,在不断通过自愿性信披来够足自己的市场声誉和竞争优势。而这本身也是一种竞赛,看谁能够在目前相对恶劣和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更快、更牢固地先行建立起自己的市场声誉,赢得投资者青睐。随着市场的成熟,那些后知后觉者,将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
当然,好的、正确的公司治理,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制。信披直通车要想真正有效发挥倒逼作用,还需要监管机构能够不懈努力,不断塑造好的外部环境和机制,促进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比如,加大相关立法和执法的力度,让上市公司愿意并且敢于进行信息披露;比如,加大对自律组织和第三方中介结构的培育、扶植和管理,让良性的市场机制能够“优胜劣汰”,推动上市公司提升信披质量;比如,放松股权激励的管制,让企业能够建立起激励相容的管理层激励机制;比如,提升监管机构自身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等等。而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和完善,都需要各方长期的不懈努力。正因如此,我们才说,信披直通车是在塑造良好公司治理环境上迈出的正确的一小步。
然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期待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水平,能够从信披直通车扩容开始,不断走向成熟。
(本文为作者为《董事会》杂志2014年2月号供稿;如有引用或转载,请先征得作者或《董事会》杂志社同意,并注明原始出处)
【程建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校友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同心柏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首席专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