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世鑫诚】诺千诚:乌克兰事件 中国被称与俄方同立场


        近日外媒称,自从乌克兰局势恶化以来,中国跟俄罗斯之间的斡旋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美国专家认为,乌克兰事件使中俄结成精神盟友。

      3月4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双边关系和乌克兰局势通电话之后,克里姆林宫新闻处发布消息称,普京和习近平“以相近的立场”讨论了目前乌克兰极其复杂的局势。而中国外交部当天发布的会谈消息却根本没有双方立场相近的字样。

      中国外交部公布的谈话内容,主要是这么一段话:习近平阐述了中方原则立场,指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偶然中有必然。当前,形势高度复杂、高度敏感,牵动地区局势和国际全局。相信俄方能同各方协调,推动问题得到政治解决,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中方支持国际社会有利于缓和局势的建议和斡旋的努力。

      这段话共有四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主要媒体都注意到第三句和第四句反映了中国对乌克兰局势的立场和中国的关切。中国关心的是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为此,习近平支持有关各方为缓和紧张局势进行外交、政治努力。

     中国希望稳定乌克兰局势,中国在这个东欧国家有着重大的经济利益。据估计,仅仅在最近两年,中国在乌克兰的投资就有两百亿美元左右。此外,乌克兰还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武器技术供应国。乌克兰局势持续混乱必然威胁中国的投资安全。观察人士认为,俄罗斯方面应该能够理解中国的关切。但是,中国希望通过政治、外交努力解决乌克兰问题的立场跟俄罗斯的立场是有明显矛盾的。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研究员道格·班多对媒体表示,中国在目前的关键时刻采取“中立”立场,作为中国的战略伙伴莫斯科不大可能感到很开心。不过,罗兹曼比较认同网上对这句话的一种分析,这就是,西方,特别是美国,在十年前乌克兰发生的那场“橙色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中国对西方到处宣扬他们的价值观非常不满,一直耿耿于怀。罗兹曼认为,正是在反对西方价值观念这一点上,中国与俄罗斯结成了“精神盟友”。罗兹曼教授指出,这足以让普京感到满意,而双方在解决乌克兰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也不会影响双边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3月9日报道,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新闻局日前发布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电话交谈期间,讨论了乌克兰局势以及克里米亚即将举行公投的问题。三国领导人继续讨论了乌克兰目前的复杂社会政治局势,以及3月16日克里米亚即将举行的全民公投问题。尽管对局势评估方面,三国领导人仍存在分歧,但各方均希望紧张局势可以得到缓解并尽快恢复正常化。

      普京在谈话中表示,克里米亚当局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在国际法标准的基础上的,是合法的,其目的是保障半岛居民的合法权益。据悉,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第一副总理特米格列夫(RustamTemirgaliev)3月6日宣布,3月16日克里米亚将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继续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

    而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乌克兰过渡政府总理亚采纽克12日访问华盛顿。白宫说,双方会晤将集中探讨和平解决俄国军事干预克里米亚问题的途径。任何方案都必须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记者分析说,奥巴马的邀请是美国高调表示对乌克兰过渡政府的支持。引述美国副总统拜登助理的话说,拜登将缩短在拉美访问的行程、取消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停留计划,以便参加12日的会晤。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仍在继续外交斡旋、向莫斯科施加压力。
局势仍有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