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余额宝,目前市场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反对者认为,余额宝推高了市场资金成本,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支持者认为,余额宝是正常的金融创新,也是倒逼利率市场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支持者之所以认可,主要原因其实在于可利用余额宝进行理财,但余额宝却绝非什么理财神器。关于这一点,投资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自诞生以来,余额宝的发展堪称迅猛。从去年5月份诞生开始,半年多的时间内,余额宝的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余额宝的巨量资金主要来自于个人的闲散资金,在个人帐户上显得微不足道,一旦聚集起来却非常可观。“余额宝”对接的货币基金为天弘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由于其规模快速膨胀,也成就了天弘基金业内龙头老大的地位。
银行存款分为一般性存款、同业存款等。同业存款是金融同业同行机构相互存放的资金。一般是指针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办的存款业务。同业存款的利率由双方协商议定,而一般性存款的利率上限则受管制。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去年四季报显示,其资产组合中,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高达92.21%。因此,此前余额宝能够获取高收益,个中原因亦与此密切相关。
但问题也因之而来。余额宝在声称属于金融创新产品并吸引了巨额资金的同时,也开始挤压银行理财产品。更为严重的是,货币基金吸收的存款存放于银行中,银行不能进行放贷不说,还须支付高额的利息,此举无形中对靠吸收存款牟利的银行造成巨大的影响。也正是这个原因,银行业内建议应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为同业存款,并按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一旦付诸实施,对余额宝的打击将是致命性的。实际上,这是余额宝必须面对的潜在政策风险。
其实,余额宝面临的风险远不止如此。由于余额宝的实质就是货币基金,而货币市场表现如何左右着余额宝的收益。因此,虽然此前余额宝表现出高收益的特征,但却不是绝对的。此其一。其二,据媒体报道,随着余额宝的异常火爆,除了基金之外,越来越多的银行欲加入其中分食一杯羹。如民生银行版余额宝“如意宝”将于近期上线,至此,已有中行、平安、交行、工行等在内的7家银行推出了类似余额宝的产品,该市场的竞争无形中将更加激烈。其三,节后协议存款出现较大规模跳水,一个月期限的协议存款从年前最高的9%,回落至日前的4%左右,这对余额宝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余额宝高收益的日子最终将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