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已经5000多年了,让我们平头百姓记住最多的是文人墨客,精英豪杰和三皇五帝,但却很少有人能记住商贾大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历史是记忆事的而不是记忆物的。因为文人政客大多拥有的是思想和事情,而商人大多拥有的是物质财富。
也许有人非要抬扛说:商人也有思想,否则他怎么能赚到财富呢?其实这是另一码事,因为文人政客的思想多半是教人与社会如何去科学发展?而商人多半只是生意经。人与社会的发展要高于物质财富的发展。当然,也有极微乎其微的商人也能上升到做人理念与哲学思辩的高度,但这些理念和哲学层次在文人政客面前一般是小儿科级的。比如有谁见过老板专门喜欢与学者和政治家去坐而论道的?因为那等于是在以己之短击人之长,那等于是在自取其辱。
也许,又有人会说:历史大多是靠文物来记忆的,文物也是物质啊?凭什么说物质要低于思想?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即便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它也是因为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史观才变得值钱的,而不是文物这个物质本身很值钱,比如比真品工艺更精湛的赝品它为什么会一文不值呢?这也好比月亮的本身是不发光的道理一样,它是因为承载了太阳光的照射光而反射出来的光。
搞清楚这个道理后,我们就会明白一个做人做事的规矩,那就是各干各的事,千万别去鸠占鹊巢干自己不擅长的事,因为那是在找死。比如,不信邪的黄宏生非要和郎咸平斗的结果呢?兰世立、牟其中、虞作敏和官员过不去的结果呢?管理大师柳传志和华人首富李嘉诚都深谙此理,所以他们提出:靠近政府远离政治,敬重学者远离学术的为商之道那是相当明智的。
可是,自互联网兴起以来,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现象就是马云现象,一方面他教育中国官员社会管理必须围绕年轻人,而年轻人热爱电子商务,所以政府管理社会必须用"互联网思维"来管理社会,也就是要用电子商务来经营社会。因为他把社会管理当作巿场来经营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更何况他把社会上的不同人群当成无差异化的一个群体---年轻人,这种看法他本身就违反了《市场营销学原理》的市场细分原则,也恰如赵本山把拐卖到美国去了,结果美国人因为厌恶和鄙视他讥笑残疾人大败而归,因为一直在中国得宠的本山大哥他忘记了美国人不是中国人。
同理,在马云的眼里,如果政府官员不请教他,不拜马云为师的话政府官员就不会管理社会了,就成白痴了。所以马云在教训完中国政府官员后又开始教训银行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了。因为在马云眼里中国社会现在是马云社会,所以必须以他为中心,否则这个社会就失去了发展方向了,他甚至觉得习总书记和李总理都应该拜他为国师,否则中国社会就没有未来了。
因为,马云的逻辑是:学不会电子商务---搞不懂年轻人---被社会抛弃。所以他在把教训的目标放在红顶商人大连万达集团总裁王健林身上没讨到便宜后,又开始把目标转移到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中国企业的管理学者身上,又开始如法炮制和卖他的拐了,大家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