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水之滨


 

 

淇水之滨

蜗牛

 

      来到淇水岸边,只见清澈的河水里有水草在轻柔的摇曳,厚厚的,像地毯般铺设。细细看了地形,没法打窝、下钩,钓鱼的计划流产。可有两个哥们顽固不化,蹲在地上开始和食、支竿。另外几个跑去划船了,一条船,一上午,10元钱。贵倒是不贵,只是都是脚踏船,没有桨没有橹的,总觉得像是少了些什么,对,少了划船的乐趣。只剩下我孤家寡人了,拎着相机,来到了河边的“淇水诗苑。

淇河古称淇水,发源于山西陵川,穿过太行山的崇山峻岭,进入豫北大平原。鹤壁境内的淇河段是淇河风光最优美的部分。淇河流域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既是殷商古都朝歌所在地,又是卫国都城;既有以鬼谷子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文化,又有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还有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文化。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收集了淇河流域的古诗56篇。淇水诗苑是充分运用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综合表现形式,打造出的一条风景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态史诗文化长廊。它紧紧围绕《诗经》中悠悠淇水的千古传唱,将古典与时代相结合、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古典文化符号与现代标识相结合,让每一位走进诗苑的人都能感受到淇河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一个人,走在如江南园林样曲径通幽的小路上,远眺淇河千余亩河面碧波荡漾,近观千余块诗刻点缀在长长的青石步道两旁。从古色古香的殷商园开始,经淇水长卷、天赉渠壁画、诗经长卷,来到栩栩如生的淇河人家组雕;过汉武园,经临528米的百狮(诗)栏、瞻淇台,看仿古石柱、仿古石灯,到太白广场;又从诗歌长廊、田乐园、名诗广场走到了一壶映月。短短的2.5公里,我走了两个多小时,也还是走马观花。喜欢诗词,但总弄不明白平仄韵律,平日里也就是写个打油诗什么的糊弄自己。如今走在这淇水之滨的“淇水诗苑”,真的的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与震撼,仿佛置身于满城歌诗、盛况空前的古朝歌。这个以诗经为主题,融淇河诗文化、淇河风情、鹤壁人文于一体的大型文化生态景区——淇水诗苑,真的值得我们流连忘返。(潘世东转载于蜗牛慢慢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