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为设想,当然乃个人一家之言,若有不当之处,全当谬论而已。
个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这种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两国关系不好时,就像邻里或者是朋友关系不好时,可能都极尽报复打击之能事。尤其是以前都是穷哥们儿,一旦其中一个富了起来,其他各门难免心里闹得慌,当然,并非所有的哥们都这样,也有的会发奋图强,迎头赶上,互相学习,交流合作,互惠互利。这些丛中印、中俄之间的外交往来中有所体现。再打一个比方,假如最近闹贼,则邻里之间不管以前关系如何,肯定现在的想法都是把贼抓住以实现共享的安全,这样就有可能使以前某些关系紧张的邻里关系有所缓和,拿到国家层面上来讲,如目前的反恐,就可窥见一斑,其实考虑最近几年中美之间的关系,有点相似吧!
但国家之间的交往肯定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这之间的区别之处胜似相似之处。
当国与国之间关系再好时,也不可能像朋友之间两肋插刀,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只适用于人与人之间,在国与国之间行不通。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基于本国的根本利益、立国理念和国际战略。外交上有一句话很实用: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自然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毕竟一个国家是一个庞大的复合体,有自己的人民、领土、领海、领空等等,所以外交关系肯定复杂得多得多。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对外政策而在国际关系方面展开的活动,它必须服务于一个国家的立国理念、根本利益和国际战略,它有自己的活动原则,包括道义原则、利益原则和国际准则等。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都具有的共性,我们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毛主席时期的外交在国际上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骨气和尊严,邓小平时期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使我们愈来愈体面,现行的外交政策是树立我们的和平大国、文明大国和可亲大国的形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基石上。所以个人认为现在乃至将来,邓小平同志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都不过时。弱国无外交,古如此,现在仍然如此,没有强大的国力作后盾,你说的话就没分量,虽然有时也让你说。可是,外交上的软弱也有可能导致过时的衰退,所以在加强经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外交上该强硬时也应强硬,即在“韬光养晦”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事实上我国目前外交主要有三大难题:一是台湾问题,中国是大国中唯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国家;二是中国的独特的政治道路,一些西方国家不愿信任这种选择;三是中国所处的地区可能是国际关系最复杂的地区,大国小国、各种宗教力量极其复杂。这些难题肯定都是中国未来外交所需面对的,逃避不得。
个人认为台湾问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本人是坚决反对台独,但也反对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实行武力统一。人民是不喜欢战争的,再说,即使战争打赢了,我们收回的是一个荒岛废墟又有什么好处和用处呢?并且彼此都要流血牺牲,况且还都是自己人啊!所以应在坚决抵制台独的情况下逐渐实现和平的统一。个人认为现在虽有陈水扁在搅和,其他一些国家在掺乎,但目前的形势和发展势头是良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平统一正是全国人民意愿的体现。只要我们的国立足够强大,只要我们不断发展下去,台湾和平统一乃必然之势。
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我个人很赞同胡新和老师所讲的内容,我国正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当前外交“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将起未起”的阶段,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中国的力量的增长肯定会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毕竟中国以前(当然指十八世纪以前)一直领跑世界,近现代虽多灾多难,但仍被喻为沉睡的雄狮,现雄狮已苏醒,肯定会引来各方的关注。理所当然中国进行的现代化不是要让自己永远成为只是刚苏醒的雄狮,即不是让自己永远只成为发展中国家,但中国在外交上给自己的定位是“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所以将来的外交还是“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就将来三十年至七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言,我个人认为那时中国外交的难点不在东西,将来的国际关系美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欧盟诸国也不是,我们甚至会有可能和他们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其实真正的外交难点在南北,南有印度,北有俄罗斯和日本。我个人认为中国未来外交中最强大的潜在的对手是俄罗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可能会是印度。中俄、中印都接壤,在同一块大陆上,俄罗斯与印度一南一北,中国中间。三国无疑都会在将来成为世界上的强国大国,一山难容二虎啊,不过将来是三虎,也许正是这三虎才能维持一种微妙的均衡关系。
俄罗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相对不多,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想一想伏特加,西伯利亚寒流就应该想到这些东西“熏陶”下会形成一个怎样的民族:彪悍、强健、狂热而又睿智。试想一下:美国集中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精英人才,但至今美所造的战斗机仍比俄罗斯晚半代;再想一下俄和前苏联的宇航事业,谁都不能小觑俄罗斯。所以将来中国怎样与俄罗斯相处,必将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外交问题。
再拿印度来看,印度一直对中国不怎么友善。这可能与印度一百多年来所遭受的殖民统治有关,令他们这个民族形成了一个自卑的、狭隘的心理。由于中国与其国情以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曾是世界文明古国,都在近现代多灾多难,并且都人口众多,以前也都是穷哥们,可现在中国发展强大起来了,而印度还相对落后,所以印度心里多少有些疙瘩。于是在航母问题上,在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上印度没少叫喝。日本人很精明,也许是看中了这一点,最近不是一直在拉拢印度企图遏制中国嘛,手段很是明显。谈起日本,我们在未来要警惕其军国主义而不应为其过于担心,未来的世界日本仍难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这是一个功利的但又崇尚强者的国家,只要我们足够强大,日本会很现实的。未来的世界印度也应该能够发展强大起来,但由自卑到自信和胸襟开阔,这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估计会跟我国产生不少的摩擦和麻烦,所以与印度的外交肯定也是中国将来外交的难点之一。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当前要做的还是要首先致力于发展与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其次大力推动对话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另外还要积极倡导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至于未来几十年后的外交情况只是个人的一些设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一切皆有可能啊!
中国未来外交战略发展的设想与建议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