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含义


 

      其实“国学”一词的出现,是随着西学东渐而产生的。具体讲,是在上世纪的初,章太炎在日本组织成立了一个“国学研习会”,大约也是这个时间,刘师培在北平组织了一个同样性质的组织,取名叫“国学保存会”。“国学”一词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被使用的。

        至于说国学包括哪些内容,对这个问题争论很大,实际当时章太炎和刘师培他们的初中就是指的中国传统的哲学、历史学和文学。哲学内容就是指的十三经和荀子、杨雄王通、老子和庄子的著作。史学即使指的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叫二十五史,再加上资治通鉴等著作;文学则是指的屈原、、等人的诗经司马相如作品。

       现在人们不读这些内容了,儿童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菜根谭这些启蒙的精品,也都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其实这里边的知识总结是十分全面,而又经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