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网络强国,需以开放的心态鼓励创新


 建设网络强国,需以开放的心态鼓励创新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并首次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概念。

建设网络强国,需以开放的心态鼓励创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三次浪潮》一书风靡世界,也给中国人带来了一份惊喜。该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次浪潮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次浪潮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作为领跑农业文明几千年的中国,却在自17世纪末开始的工业文明中落伍。这个发明火药的国家,却在1000多年之后用大刀、长矛迎战“洋枪、洋炮”,导致长达一个世纪的“被动挨打”局面。而第三次浪潮的到来,无疑为中国提供了与西方列强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的机会。

应该说,中国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尤其是在近20年里,中国信息产业正以从未有过的发展速度,在助推社会财富快速增加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普通百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已经和发达国家“同步”。

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在对信息产业管理的体制机制上,还存在着诸多僵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比如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网络客户群,6亿多网民为中国电信运营商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我们的上网速度和世界平均水平还相差甚远,而资费却比发达国家昂贵多倍。造成这一巨大反差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电信运营商一方面是国家垄断,一方面三大运营商却要各自建设通信网络,由2G到3G,再到刚刚上市的4G,每一次网络升级,都因三家重复建设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究其原因。无疑是决策层管理理念落后,开放意识不强,一味袒护垄断企业,不愿意向民营资本开放,无法刺激市场充分竞争所致。

毫无疑问,要想建设网络强国,“顶层”必须增强开放意识。必须强化市场观念,注重市场在信息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打破“垄断”,在国内营造一个充分竞争的信息产业市场,让企业在竞争中快速健康成长。而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也应该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心态,对互联网信息实施管理,让6亿网民的智慧充分发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而更重要的,则是“顶层”需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鼓励创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更多依赖的是创意。马云于1999年创立的阿里巴巴,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采购批发平台,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如果这个虚拟交易平台,当初因为法律法规没有相应的管理规定而遭政府扼杀,中国信息业至少在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又失去了一次机会。

而该公司刚刚推出的“余额宝”,无疑将促进银行业的变革和转型,推动金融业的创新和升级,因此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可令人忧虑的是,央视接连几天炮轰“余额宝”,并将“吸血鬼”、“金融寄生虫”等恶名强加给“余额宝”。央视作为“党的喉舌”,我们希望这一举动并非“顶层”的授意,至少应该给余额宝一定的实验时间,说不定又能像阿里巴巴一样,在“新金融”领域弄出个“世界第一”,让中国人惊喜呢。所以,应该旗帜鲜明地鼓励“余额宝”这一金融创新举动。

此次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挂帅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组长,凸显出中央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我相信通过改革目前僵化的体制机制,通过理念更新,一定能将中国建设成网络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