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余额宝风波为契机,央行召见马云等,引起社会哗然,呼声几乎一边倒。马云则认为被一纸文件打败,随即群情犀利群攻之。一是认为是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奶酪,二是认为央行代表了旧有的金融制度,保护现有体制下的既得利益,亦百遭责骂质疑;第三种声音则显理智,认为封杀了新生事物发展的方向。
回归理性考虑。就世界范围看,任何非银行类商业机构通过网络银行吸储,然后自行投放,包括:以大额协议性储蓄、信托及理财、资金融通、信贷、拆借、投资及基金等环节投放社会经济体系。在目前的世界各国的货币金融制度与体系中,却是还无一国允许做到,即使是在美欧等发达国家与地区。
所以,就历来饱受争议的货币金融政策不论,仅就约谈网络银行及定位民营银行的发展途径上看,这次还真是有些冤枉了央行与监管机构。
一、发达国家网络银行业务开展的理解差异:商业机构在“授权授信”下的金融业务扩展
或许有人认为,西方网络银行无纸化支付业务很发达,为何唯有我国的支付宝、余额宝等受到弹勊,分明是行政化干预及体制利益保护使然。但是,世界任何国家的银行可以做到无纸化支付、转账、结算及信托等,甚至亦可以做中短期资本划拨拆借及各种储蓄代理及理财等,但,需要注意,其扩展网络银行的行为主体则是该国的各类银行及具有银行业务的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当然,确实亦有代理做网络支付、信托、甚至储蓄的商家或银行中介,但是,它们必须受到商业银行的授权或委托,其吸储及信贷等信用的扩张则受到银行给予其“授信”额度的多寡限制。这在对其委托或合作的银行(或混业金融机构)则需平衡入资本充足率,或者计入本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央行的担保与再担保准备金比率,以及信用风险结构预算平衡表中。就是说,即使这个委托银行(或混业金融机构狗)给予中间商家的“授权授信”额度,使其代理开展业务,亦会造成该银行自身因该业务扩大而形成信用扩展,该行需缴纳或提留足够的风险保证金,受到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等的风险监控。
二、我国企业网络银行业务规避了一国货币金融体系哪些内容?流程解读及风险生成简析
各国央行基本程序都是一致的,但为何要有如此繁琐流程而如此操作?难道各国银行智商低于国人?因为,首先,居民的储蓄,在各国银行业务中,都属于银行信用,银行必须偿付,破产时优先清算,这是该国社会民生必须保障的稳定的基础。各国央行不仅要求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充足率比重,以控制信贷过分投放而产生的风险,同时,亦按央行要求提留储蓄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及不同情况下调整央行的担保以及再担保比率,以保证在任何风险与承兑风波中,银行的信用安全、社会货币金融体系安全,防止最终波及全国性经济风险,特别是保障居民存款人的存款安全及社会信用安全,稳定社会秩序。如果缺乏这些流程,银行在追求利益下无限扩大信用投放,致使使银行资不抵债,或者因局部资金信用链断裂而倒闭,以致引起兑现承兑风波引起整个社会的金融与社会秩序动荡,这个结果是任何国家中央银行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存款人、开户企业、担保人等的血本无归,无疑只会宣告该国货币金融体系的崩溃。
其次,商业银行来自居民吸储的利息率、商业信贷的利率、贸易经常项目的汇率等受到央行的调控。利率调节本币的投放,影响整个社会的本币流动规模,是各国央行保证调节控制物价指数、通货膨胀及物价工资调节线的基本职能性工作;同时,对于汇率,以及经常、资本项目的政策与调控,亦是本国发展经贸的资本稳定与汇率调控条件保证,比如,通过官方储备及资本项目干预平衡本国社会经济的。
假如,网络银行因吸储或货币投放离开一国央行职能中的一系列的基本流程,那么,社会中的人民币流量因大量吸储或大量投放,形成骤然间的无限减少或无限增加,那么,汇率必然形成大幅与高频率波动。因为,一国的汇率可粗略估算为:社会流动的人民币与一国外汇储备之间的比率,汇率的不稳定及骤然波动必然影响该贸易工商业遭遇风险打击,这亦是各国政府及央行不愿看到的;另一方面,由于信用无限投放,摆脱央行监控指导体系,即使在发达国家对这个条件要求亦是极其苛刻,甚至超过世界各国央行为规避风险普遍遵循的新巴协议风险监控的基本要求。如果面向居民信用无限扩大,远超出企业自有资本充足率安全比重,以及偿还能力,以及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安全流程,短期内或许风险不一定发生,但社会货币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其业务与风险确实超出一国货币金融体系控制之外。
而比如余额宝等业务在扩展经营中,确实会因脱离一国货币体系监控,不承担货币金融机构必须承担的这些基本职责与安全流程,包括:制度成本、信用、安全等规则监控的制约,在竞争中确实不仅会表现灵活而活跃,亦会在初期显示出爆炸性成长优势,比如,无任何隐忧与顾虑,可短期调动巨额社会资本。
三、中国的挑战与世界性难题:相机抉择下的兼顾与提升
那么,第三点因素所涉及“难道新兴事物就此扼杀在摇篮中”?这确实是中国当前中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挑战,亦是世界性难题。因为各国经济杠杆都是讲究相机抉择的。首先,如果一国还需要本国货币金融活动及与世界不同国家外币体系的金融往来,那么,一国中央银行机构及其职责是不可能丢掉与撤销。其次,是否可以抛弃传统金融业,只发展网络金融业?
面对世界各个发展阶段经济体,即使是发达国家亦做不到“离群索居”、“曲高和寡”。因为当前的世界经济关系、贸易分工关系及经济依存决定了各国现行的货币金融体系及其往来现状。是否网络银行会使一切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迅捷与高效?如果技术上不存在问题,结论无疑是肯定的。但是,这无疑是世界及至各国金融货币体系下网络再造的巨大工程,亦存在不可规避的其他难题。
那么,是否可接受网络金融,并实现同时发展?这是大方向,这也就是时下打破金融专营的契机。当前,民营银行的建立与经营需要纳入该国的货币金融体制与体系中,才能在社会货币金融体系及国际往来体系的稳定基础上获得发展。 从余额宝风波可以看出,我国民营银行准入及银行产权化改革的紧迫性,同时亦对民营银行快速提升金融经营与运营水平与能力,特别是专业性(非技术性)水平提出要求,当然,民营银行体现出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能力,可以预见其高超的专业水平在短时期内会实现突破。
不可否认,余额宝风波的社会效果确实是双向性的。在时下信息网络深入发展与应用阶段,商业银行不管从技术创新管理还是渠道与服务管理显示出的落差亦暴露无遗。这对商业银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亦提出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