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和载体。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宏观经济研究员邱韩认为,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应注重产业经济的培育,特别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将有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和载体。近年来,中央、省、市都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在了战略的位置来抓,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潜力大,已占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其发展程度与所占有资源、人口并不相称,当前还面临压力大、转型难、未放活等紧迫问题。
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作已成为重中之重,而县域经济是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发挥着承上启下、统筹发展的作用。数据显示,全国85%左右的人口、 90%的土地以及大量的森林、矿产资源集中在县级行政区划,但目前县域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1%,财政收入约占四分之一。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发展质量不高,直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因此,亟需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宏观经济研究员邱韩认为,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应注重产业经济的培育,特别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将有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传统产业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在技术研发、工艺制造、推广应用等环节加大改造力度,推动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目前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县域经济仍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低,因此需要注重发挥资源优势,拉长农产品深加工及矿产资源等加工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依托本地资源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此外,邱韩还指出,目前中西部地区承载着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地方政府需要首先确立适合当地发展的重点产业,同时做好园区平台搭建和人才、政策、财政等载体建设的基础支撑,吸引更大更强的工业企业入驻,形成新的县域经济增长极。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中国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2014》显示,充分发挥产业经济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一要大力培育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更有效扩大就业和活跃县域市场。因此,地方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需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势推进民营经济的规模扩张,形成一批财税贡献大、规模层次高的民营骨干企业。二要强化园区平台建设。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可以吸引外来工业企业进驻。加强园区管理,制定优惠政策,科学合理引导企业进行布局,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力、知名度和吸引力。三要打造支柱产业的产业集群。产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要把发展支柱产业作为主要着力点,积极支持重点产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加大关联产业链开发,构筑优势产业集群。